第54部分(第3/4 頁)
京畿附近的民生民態。基本上每封都有署名。少數一兩封未曾署名。幾下一對照,京城的物價,稅收,百姓的生活狀態一目瞭然。
唯有兩封信得內容不一樣。一封是一個學子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言之有物,條理分明。另一封則是一封喊冤信,說的是刑部某某案件斷的不公,信上將案件發生的具體經過,收集到的證據,證人的證詞等等都詳細的敘說開來。有些疑點的地方,還指出了可以找到證據的地點和關鍵的人物。
葉明淨看好莞爾一笑。將後一封遞給計都:“你看看。”
計都看信的速度非常快,幾息就看完了,問道:“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如何處置?”葉明淨笑道了笑,“沒看見是匿名的嗎?都收到櫃子裡吧。”
葉明淨早在一個月前,就命內務府替她打造了四個結實的壁櫥櫃子。其中有一個特別大,刻著春天的蘭草圖案。內有十五個大隔斷,每一個隔斷上都有標籤。其中十三個布政司的地名。其中又分各個府,州,縣等等。第十四個是京畿直隸地區。第十五個是周邊藩國。清清楚楚一目瞭然。每一個地區的小隔斷中又有年份標識。葉明淨將這次的信件就收在直隸,順天府,承慶二十三年得抽屜裡。
另外兩封信,那個闡述政治觀點的,被她收進了另一個刻著冬雪臘梅圖的書櫥櫃子。
最後一封關於案件的,葉明淨也早有準備,收在了刻著秋風落葉圖的書櫥櫃子裡。第四個孩童戲荷葉圖的書櫃,則沒有放進任何信件。
這四處書櫃,都有東苑特製的鎖,鑰匙同樣只有一把。葉明淨平時都收藏在密室裡。進書房前會將其取出。
唉!手上的鑰匙越積越多,搞不好最後密室會變成鑰匙庫。
葉明淨鋪開紙,研磨,開始寫回函。寫了幾個字後問:“馮立在外面嗎?”
計都朝窗外瞥了一眼:“在的。”
“讓他進來吧。”葉明淨繼續書寫,頭也不抬。
計都走到馮立身前,低聲道:“殿下讓你進去。”
說完話後,他人並沒有讓開,依舊站在那裡。馮立抬頭,兩人目光對視。
片刻後,馮立避開鋒芒,從計都的身側繞了過去,走進書房。
計都一聲不響的跟在他身後、
葉明淨見兩人進來了,便道:“馮立,你去找一下林大人,要是他還沒有回府就讓他過來一趟。”
馮立領命離去。
葉明淨寫完回函,伸了個懶腰,對計都道:“我這兒沒事了。你去歇著吧。”
計都身形不動,道:“殿下,屬下的職責是保證您的安全。屬下不能留您一個人在這裡。”
葉明淨笑道:”外面那麼多侍衛呢。我在東宮哪裡就那麼危險了。待會兒林珂要來。總不能讓他看見你在這裡吧。”
計都對外的身份是姓計的貼身護衛。有鑑於計都每次出現在眾人眼前時都是外出的公共場合,朝臣們就有一種錯覺:計侍衛只有在外出時才貼身保護太女。平時太女的身邊不是宮女就是太監,滕隊長帶領的侍衛則是群體出動尾隨身後。葉明淨也就儘量維護這種錯覺,只要有外臣在東宮,計都都是隱身的。就算是東宮內部的人,目前也只有馮立,綠桔幾個知道計都和她形影不離。
所以,知道林珂一會兒要來,葉明淨就讓計都回避。
天波衛隱藏的是身份,從來就不是本體。每位皇子皇女的天波衛都有一個光明正大陪在主上的身份。比如譚啟,比如連喜。計都靜靜的看了葉明淨一眼,晃身消失在書房。
林珂還沒有回府,很快跟著馮立過來了。
葉明淨將自己寫的那封回函給他看。
回函上寫道:孤設銅匭一日百姓投函式十封
“書述之民風民情。孤幸甚之,有直隸人士xxx述之去歲天和,風調雨順。良田收入若干,中田收入若干,下田收入若干……又有直隸人士xx告知孤,七口之家,旱田三十畝。壯勞力若干,每頓飯食米幾何,面幾何,野菜幾何……又有順天府下轄人士xxx告知,今月雞蛋漲價,又值夏時,綠豆漲價……
林林總總一堆,寫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林珂看後問道:“殿下可是想將此回函貼在午門外廣場的告示牆上?”
“不錯。孤意正是如此。”葉明淨道,“這次收到的信函並不多,總共十幾封。想來是大家頗有顧慮,還在觀望。貼個回函出去,一來告知眾人,他們的信孤都細細看了。二來,也是給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