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 16 章 清晨一碗煮出油濃稠香糯……(第1/2 頁)
《士族之女的種田青雲路》最快更新 [aishu55.cc]
人家並沒有什麼惡意,或許只是出於好奇罷了,孟令姜笑了笑說道:“能活。”
精心照料的話還是能活一半的。
且要是今年雨水豐沛,這些水田定是能有收成的。
“女郎,”朱青一邊跟在孟令姜身後插秧,一邊問道:“這稻子什麼時候收成?”
“我們種的蟬鳴稻是早稻,”孟令姜直起腰身緩了緩:“等到六月底七月初蟬鳴的時候這一茬稻子就熟了。”
蟬鳴稻,看著名字就能猜出來,跟蟬鳴有關,古人是懂起名的。
朱青愣了一愣:“女郎,江東的田地可真養莊稼。”小四個月就能成熟一茬稻子,真快,要是能種三季,一年得打多少稻米呀。
“嗯,蟬鳴稻的成熟期短。”孟令姜道。
“女郎,”朱青忽然眼眶紅了:“其實,穀子也會在三個多月四個月的時候熟的。”她想北地了。
清晨一碗煮出油濃稠香糯的小米粥……是鄉愁啊。
孟令姜:“咱們不光要種水稻,等這一茬收了,就墾一些旱田出來,種油菜花……”她望著微雨中飄落的杏花,說道:“這些還不夠,還要養豬養牛,種桑養蠶,咱們都吃肉穿絲綢衣裳。”
“他日這裡‘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①’,咱們也會被後人記在書中,立廟建祠供奉的。”
朱青登時破涕為笑:“女郎說的真好。”
雖然她聽不懂女郎那句掉書袋的話是什麼意思。
不遠處的小河岸邊桑葉青柳花白。
“女郎,”吳氏還差幾天才出月子,聽說田裡買了些水稻秧苗開始插秧了,她忍不住跑出來看了一眼,皺眉說道:“我瞧著咱們田裡有些旱。”
比別人田裡的水少了些。
一般說來,水田的水層深度在3-5厘米合適,孟令姜停下手裡的活兒目測水田裡的水層深度,大約2厘米多,是有一丟丟“旱”,她道:“我曉得。”
不遠處就是河水,想要澆地也容易。等插完秧再急不遲。
郭家媳婦的眉頭又皺緊一層:“女郎買的這些地沒連成一片,將來澆水是個麻煩事。”
她說的事情孟令姜何嘗沒想到過,於是笑了笑說道:“姐姐說的是,以後再買田地,要買一整塊的好打理。”
孟令姜心道:她以後會把這個村子買下來的,到時候這裡的田地都是她的,不,村子外頭還要墾更多的田……
正想美事呢,那邊呂氏抱著嬰兒對她招招手:“女郎,日頭大了,你經不得曬,快去我家裡歇會兒吧。”
想著午後要去買件新的蓑衣還給宋蟾光,孟令姜道:“不了,我還有事先回城去,明兒再來。”
抓緊忙了一陣子。
她帶著婢女回城的時候,又碰到了宋蟾光。不過這回他不是一個人,身邊多了個穿緋袍的郎君,二人頭戴進賢冠,是大街上的顯眼包。
那穿緋袍的,不是齊王韋承顯又是誰。
看見孟令姜,韋承顯開口道:“七娘。”
孟家孟五娘孟令紈入宮嫁給韋承顯倒黴的伯父——先帝韋珺當了妃子,孟家和天子韋家也算沾親帶故,因而齊王對孟令姜的稱呼稍顯熱絡。
孟令姜大大方方地回了禮:“齊王殿下。”
宋蟾光看了她一眼,只淡淡執了個禮,跟著韋承顯往路邊的茶樓裡走,並不說話。
她和齊王這麼熟識,卻和自己那麼疏離,宋蟾光心頭有些酸,十年前的那件事,他到底該不該向她提起來呢。
他又一轉念,心想:或許當年她跑的那麼快,就是怕被她拖累,如今他再去問,她依舊不會認的吧。
孟令姜:“……”
總覺得宋大人那一眼還是幽怨。
說不出的幽怨。
她一刻不敢耽擱,直奔賣蓑衣的地方挑了件適合宋蟾光的,踩著下值的點親自送去宋家。
不巧今日宋大人公務特別繁忙,不在家中,孟令姜沒轍,只好把新買的蓑衣交給了他家中看門的小廝。
算還了這份人情。
孟令姜深深地鬆了口氣,也許下次見到那男人,他看她的眼神該陽光開朗一些了吧。
齊王韋承顯說道:“清河崔氏等北地的門閥士族派族中子弟來見陛下,蟾光兄你怎麼看?”
新帝韋璟一直盼著北地一等一的門閥,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