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而已,真正入住工業區的是其他幾個子公司。
比如福元洋灰廠將會投資興建一間分廠,福元機器廠那邊也會在這裡設立一個機械分廠,不過主要是準備開展修理業務,畢竟福元機器廠下設的機械製造修理分廠雖然技術不咋地,但是修理那些機器還是不成問題的,此外也可以生產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機器裝置。
然後福元化工公司也會在葫蘆島工業再設立一間主要生產肥皂的工廠。
福元紗廠為核心的趙東雲控制下的這些企業,其實並沒有在葫蘆島投入太多的現金,葫蘆島紡織廠主要是李家出的錢,而建設公司也只是做工程並不是投資,洋灰廠以及機械分廠和肥皂廠算是投資,但是總體規模也不算大。
但是趙東雲要的只是一個開頭作用,用於鼓勵其他商人入住這個工業區而已。
甚至為了進一步發展這個工業區,趙東雲還特地讓福元機器廠的趙晨濱向國內工商界散佈訊息,說後續採購將會優先考慮國內民族企業的產品。
福元機器廠是什麼?這可是總資本超過了母公司福元紗廠的超大型兵工廠,甚至都不好用兵工廠來形容了,這是一個彙集了諸多重工業部門的超大型重工企業,對外界的各種採購自然也是極多的,別的不說了,單單是它上萬號工人的每年所需的工服、工鞋甚至飯堂裡所需的糧食、菜蔬這些東西都不是小數目,足以讓那些大商家掙破腦袋了。
更不用說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工業原料了,比如為了爭奪福元機器廠的木材訂單,東三省的幾個大木材商可是把賄賂都送到趙東雲頭上了,由此可見福元機器廠這個企業對周邊商業環境的影響有多大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福元機器廠在唐山落戶三年,但是因為當年的協議以及袁世凱的干預,每年的賦稅是定額的,頭年五千兩,次年八千兩,第三年往後每年一萬兩,這個稅款對於當時來說不算小了,但是就連袁世凱也沒有想到福元機器廠會短短几年裡就發展到這個地步啊,如果按照正常水平來收稅,每年是遠遠不止一萬兩那麼點的。
為此,管轄著唐山的永州府衙門非常不滿,去年永州府那邊就開始叫嚷著‘福廠商稅正常化’,畢竟誰看著自家地盤上有著一個超級企業,但是每年卻只能收萬把兩銀子都不甘心啊。
不過卻是遭到了來之北洋體系乃至眾多北方工商財閥的聯合反對,因為現在的福元機器廠已經不僅僅是趙東雲的私人工廠了,裡頭大多數股份可是在北方几個省的銀號、錢莊以及其他大商人手裡呢,要想從他們身上割肉是不可能的。
所幸福元機器廠還大量僱工,這些工人階層的消費也是極大的帶動了唐山當地的發展,裡頭的工人可不是苦哈哈,而都是開機器的技術性工人,薪資水平要超過當代普通工人的收入以及農民收入,所以也算帶動了唐山衣食住行等產業的發展,永平府每年從這些產業上頭也能收取不少賦稅,多少平息了永平府衙門的不滿。
現在福元機器廠要優先採購國內的各種原料,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知道背後說的肯定是葫蘆島工業區那邊啊。
趙東雲是什麼人在當今國內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他的名字這段時間頻繁登報,除了關於日俄戰爭的話題外,近期更多的則是他在奉天開辦的一系列新政改革,這出名了大家自然會去挖他的出身背‘景,於是乎趙家、福元紗廠、福元機器廠就成為了趙東雲的明顯標籤。
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趙東雲不僅僅是一個練軍有方的封疆大臣,他還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實業家,雖然現在沒人能統計出趙家所屬的福元紗廠以及一系列子公司到底有多少錢,但是上千萬肯定是有的。
基於趙東雲和福元機器廠的關係,再聯想到葫蘆島工業區,那麼眾人很容易就會知道,福元機器廠口中所謂的優先採購,是特指葫蘆島工業區內的企業。
搞明白這一點後,不少人立馬就是跑到葫蘆島工業區開設工廠去了。
做事都是開頭難,而一旦開了頭那麼就簡單多了!
“大人您看,這是首月入住商家的名單!”趙鄂把入住工廠名單遞給趙東雲看的同時,也是眉飛色舞道:“這一個月來我們工業區衙門的同僚們可都是忙的腳不著地,現在熊會辦還去了天津洽談沒回來呢!”這略微吹噓了一番自己的苦勞外,趙鄂也是不忘恭維趙東雲:“不過好在有大人交代下來的各項章程,這才不至於亂起來!”
趙東雲沒有答話,而是專注看著名單,不過這份名單說的太過簡單了些,只是列了各廠商的名字和投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