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1/4 頁)
趙鄂是個聰明人,他聽到趙東雲這話這表面上是問自己,但實際上是表達了不滿,如果這一份報告完整而齊備,那麼趙東雲也就不用開口問了。
當即連忙開口道:“這單子上除了福元的三間分廠和葫蘆島紡織公司外,還有奉天和來商行投資的和來榨油廠,該廠預定投資六萬兩以購置機器、修建廠房、募工之用,據呈還有後續募股兩萬兩做運營之用,該廠如成,當為我奉天第一大榨油廠。
同樣榨油廠的還有安東全家投資的全氏榨油廠,預定投資四萬兩,雖然規模略小,不過全氏廠和和來廠相加,來年我葫蘆島在榨油一業裡也算勉強入行,後續定能吸引更多其他商家入駐工業區的!”
“然後還有在營口專營油坊、洋布的林家投資的寧遠織布廠,此乃營口林家涉足我奉天紡織業的第一次投資,初始投資額為十萬兩,後期也是也再募集商股的,該織布廠本月已經開始投建,從上海購置的頭批機器裝置預計一月後就能抵達工業區,三月後就能投產。再過來就是鐵嶺……”
他話沒說完呢,趙東雲就是略微揚手打斷了他的話:“回頭你呈上一份詳細章程來!”
說到這裡,趙東雲覺得有必要再指點指點這個往日和自己關係不錯的趙鄂,當即又是加了句:“儘可能資料詳盡些!”
說實話,對於尋常下屬趙東雲是不會去親自指點什麼的,如果這些下屬做事讓趙東雲無法滿意,那麼趙東雲表面不會說什麼,但是回頭就會把你調走甚至撤職,這些官員們每個月都拿好幾百兩甚至上千銀子的俸祿呢,沒點本事憑什麼讓趙東雲養著他們,他可不養庸俗之人。
他也只是看在趙鄂剛來不久沒有適應的情況下才會指點這麼一兩句,如果再過兩個月趙鄂處理事務還是用清朝官場的老一套辦法,那麼就代表著此人是玩不來洋務,那麼趙東雲就要把他調往其他部門任職了。
設立葫蘆島工業區的同時,趙東雲也是大刀闊斧開展了奉天全方面的改革,財政上,他設立了奉天官銀號,以充當奉天一省的官方銀行,準備發行官方的銀元、銅元甚至紙幣等,再把糧餉處、稅務總局合併為財政總局。
同時還設立了鹽務總局,全權負責奉天的鹽政,期翼進一步提供鹽政收入。
在此他新設了農林總局,專門發展境內農業資源,提供大豆、桑蠶、小麥等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負責發展省內的林業資源等。
再礦務上,他設立了礦務總局,用以發展奉天省內的煤礦、鐵礦、銅礦等礦產資源。
然後成立了另外一個重權部門,那就是工商總局,這個部門將會負責奉天境內的所有工商事務,其總辦由趙東雲的頭號嫡系林永權擔任,不過考慮到林永權沒怎麼辦理過洋務,這過去也只是掛個名頭穩住局勢的,真正辦事的還得其他人,比如會辦就是趙爾巽舉薦而來的鄧嘉縝,襄辦則是趙東雲剛招募而來的歸國留學生方濂桐。
方濂桐學的是法律,讓他去工商總局就是讓他完善工商業的一些法律條文,填補空白,以維護奉天的商業環境。
除了這些經濟事務外,自然還有政治、軍事、教育等事務,尤其是軍事上的改革幾乎從趙,東雲一接任盛京將軍就開始了,這改革的核心除了裁汰舊軍外,自然就是編練新軍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系初顯
從辛丑年開始,中國的新政改革已經持續了四年,在袁世凱,張之洞等漢族權臣的大力推行下,清末的中國正在以一種過往千年都無法想象的速度變化著,尤其是科舉被正式廢除後,也就宣告著中國正式邁入了一個新時代。
1905年,儘管東北的日俄還在進行著殘酷的消耗戰,國內不少人對此依舊輿論紛紛,但是發生在東北的日俄戰爭並沒能影響到中國的新政改革,相反還進一步刺激了國內的新政改革。
在國內各省都推行新政的背‘景下,就任盛京將軍的趙東雲自然也不能例外,一上任就是頒佈了諸多新政改革的措施。
為了發展經濟,他先後成立了財政局、鹽務局、農林局、礦務局、工商局以及奉天官銀號。
隨後為了配合經濟上的改革,他又先後整頓盛京五部事務,為後續的進一步行政機構裁撤做準備。
和經濟改革並行的還有極為重要的軍事改革!
五月中,趙東雲成立巡警局,總辦乃是王治馨,前年就曾經和趙秉鈞一起在天津籌辦巡警,不但有豐富的經驗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北洋人,見趙東雲出任盛京將軍後並且還要辦理巡警,所以就走了趙晨亮的路子自薦,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