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頁)
趙東雲和吳鳳嶺對視一眼,然後就是相繼停下了交談,不多時大門外就是出現了段祺瑞和王英楷的身影。
雖然段祺瑞和王英楷、趙東雲以及吳鳳嶺都是一鎮統制,但是威望和資歷相差還是有的,作為權力場上的晚輩趙東雲和吳鳳嶺都是相繼起身相迎。
王英楷更是人還沒進來呢,就是朗聲道:“子楊老弟,你可不地道啊,也不等等老哥我,要不然我們就可以一起進來了!”
一旁的段祺瑞進來後也是道:“一路上可還順暢?”
趙東雲這個時候可不好在段祺瑞以及王英楷面前擺了什麼盛京將軍的譜,嗯,儘管他手底下的三鎮兵力的確比在場的其他人都多,但是資歷和威望這些東西不能只算你手底下有多少人的。
趙東雲自然得露出笑容來和段祺瑞以及王英楷兩人問候了起!
一時間裡,在場四人的交談都是笑容滿面,絲毫看不出來在場的這幾個人其實是北洋內部彼此間的競爭對手。
這廢話說起來有些長,一直一刻鐘後眾人才是圍著一張方桌四面坐下。
要知道這張方桌可是作為主人的吳鳳嶺親自準備的,為什麼?為的就是避免這個時候選座位的尷尬。
中國的傳統裡,座位是相當考究的,如果是傳統位置的話,誰做上首?誰座次席?吳鳳嶺和趙東雲沒什麼好說的,肯定是坐在下面,但是段祺瑞和王英楷呢,要是誰都不想讓到時候也不好辦,所以吳鳳嶺乾脆弄了個四方桌子,一人一邊誰也不比誰好!
這其實也就只有吳鳳嶺才會有這樣的顧慮了,要是換成了段祺瑞當地主的話,段祺瑞肯定是當仁不讓的自居首位。
不過吳鳳嶺顯然沒有段祺瑞這樣的底氣。
吳鳳嶺的出身北洋體系內只能說很一般,其人乃是袁世凱的家生子,什麼叫家生子呢?那就是袁世凱的奴僕所生的兒子!早些年就是當袁世凱的小廝、伴當之類的,袁世凱從軍了他也跟著跑去當跟班。
後來被袁世凱送到了天津武備學堂進修,這才謀得了正式出身並在新建陸軍裡擔任馬隊的隊官,後來和其他的袁世凱嫡系差不多,一步一步爬起來,乃是袁世凱手下的主要騎兵將領之一,後來第二鎮統制吳長純被調往主持編練第五鎮,吳鳳嶺就被袁世凱提起來為第二鎮統制,繼趙東雲之後成為正式踏入北洋大佬階層。
不過家奴出、小廝、親兵這樣的出身始終算是他的人生汙點,被很多軍官們所不齒,尤其是那些從傳統文人中途從軍,一步步求學進軍校出來的那些年輕軍官們,大多是看不起這些老一輩的軍人的,更別說吳鳳嶺這些家奴出身的老軍人了。
這幾年除了吳鳳嶺爬起來當上一鎮統制外,還有另外一個人也爬起來當上了統制,他就是張懷芝。
早先的第二鎮統制吳長純被調往第五鎮擔任統制後,今年卻是在任上病亡,如果加上劉永慶的話,1906年對於北洋體系來說就是一個悲劇無比的年份,連線兩個大佬病亡對於北洋體系來說,打擊是相當大的。
吳長純一死,第五鎮統制落入張懷芝之手,張懷芝是誰?
他是原來的第一鎮第一協統領,王英楷手下的頭號大將,他在王英楷派系裡的地位就類似於1903年時期的趙東雲在段祺瑞派系裡的地位。當年可是和趙東雲一起乃是第二梯隊裡數一數二的人物,不過1903年趙東雲就開始脫離段祺瑞派系,後來擔任第三鎮統制後更是算得上和段祺瑞徹底分道揚鑣,自成派系。
但是張懷芝卻是一直都跟著王英楷混,這一次張懷芝憑藉著王英楷的大力支援和他的老資格,終於是從協統領的位置上熬出了頭,成為了第五鎮統制。
眾人落座後,王英楷本來自持在北洋派系裡勢力最大,本想著率先開口,但是這嘴巴還沒張開呢,一旁的段祺瑞就是毫不客氣的搶了他的話:“如今大家閒話也都敘了,而紹宸兄和子楊老弟你們都是各自秘密前來,這時間上估計也不好拖太久,所以我們現在還是說正事吧!”
段祺瑞這麼一開口,讓王英楷準備了半天的開場白就是被硬生生的吞了回去,那感覺要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如果不是今天這個場合過於重要,王英楷當場估計就得發飆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榆關密議
不過王英楷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成為當今北洋裡袁世凱下的第一梯隊裡的頭號大佬,那涵養功夫也是不差的,當即那肥嘟嘟的臉龐就是顫抖了兩下,然後就是把到了嘴邊的話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轉換了話頭道:“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