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1/4 頁)
,但是這奉軍卻是典型的正規軍。這奉軍的師屬火炮可是對比各國列強陸軍進行配屬的,除了裝備外,戰術上奉軍打起仗來也是顯得古板而保守,每次步兵發起進攻之前基本上都會進行炮擊準備。
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奉軍大批次裝備的迫擊炮雖然自身價格便宜,但是他們的快射速也是帶來了大量的炮彈消耗,奉軍裡的迫擊炮炮彈消耗總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身管火炮的炮彈消耗。
而這些都讓奉軍的彈藥,尤其是炮彈的消耗變的非常大!
而巨大的彈藥消耗也是讓奉軍的後勤體系遭到了嚴峻的考驗,戰前軍需部的洪浦濤中‘將已經是意識到部隊自有的後勤體系嚴重不足,這種不足在去年入關作戰的時候就已經體現了出現,而今年入關作戰的時候,軍需部可是專門僱傭了上萬人的民夫,編成了八個支援團進行後勤運輸,但是在唐山戰役的時候還好,但是部隊開始離開鐵路,並大規模西進的時候,後勤運輸就再一次不足了起來。
如今的情況是,奉軍在唐山的彈藥補給堆積如山,但是除了第九師那邊可以用火車進行順暢運輸外,其他方向的彈藥都很難運輸上去。
後勤運輸跟不上部隊的推進速度,這就導致了前線部隊追上了敵人,但是手裡的迫擊炮卻是沒有炮彈可用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況,趙東雲除了讓用著鐵路支援的第十師繼續推進外,命令其他各部暫緩大規模的攻勢,於薊縣、寶坻一線進行簡單的休整,以補充彈藥等各種作戰物資,同時為了減輕後勤運輸的壓力,他命令寶坻方向的第三師、第十師、第二騎兵旅向南靠近,以便靠近鐵路,從鐵路沿線獲得補給。
在這種情況下,六月的下旬就這麼平靜的過去了,直軍幾乎是全線收縮退守京師,而奉軍則是在拿下了寶坻、薊縣後就是主力大規模南移,以便從鐵路沿線獲得補給,只在薊縣、寶坻一線留下了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一騎兵旅三支部隊。
其中的曹錕第四混成旅也是不復趙東雲重望,在六月二十六號擊潰直軍部署在承德的一個旅省軍,然後大舉南下,按照他們的行軍計劃,他們將會一路沿著西南方向南下,然後直抵京師之懷柔、密雲一線,從而擔當北面攻勢的主力。
何宗蓮之第五混成旅在拿下玉田、薊縣後,將會稍微休整兩天,然後繼續向西發起進攻,預定作戰目標則是最後抵達通州,這個行軍路線基本就是沿著去年奉軍第三師入關的路線。
而第一騎兵旅主要是遊走在北方這一片廣闊地帶,掩護後勤運輸線,過幾天他們也會轉道南下,緊隨第二騎兵旅之後南下直隸南部,增援吳鳳嶺。
而更多的奉軍主力則是已經開始從寶坻一線開始南下,其中的三個步兵師將會抵達廊坊一帶,然後依託鐵路線提‘供的後勤補給繼續發動對京師的進攻,同時也會分兵南下,阻攔王佔元的第七師。
隨著直奉戰爭的進行,王佔元的第七師歷盡半個多月的行軍,目前已經抵達天津馬廠一線,這對奉軍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他們必須把這個第七師攔在天津之外,至少是攔在京奉鐵路之外,同時還不能讓這個王佔元的部隊繞過去進行京師,避免後續奉軍進攻京師的時候遭到大規模的頑強抵抗,進而拖延戰事。
如今的整體局勢對奉軍來說時間依舊非常緊張,防守石家莊一線的吳鳳嶺已經多次來電,要求趙東雲快速派遣援軍南下支援他,要不然他的小一萬人可擋不住王汝賢的小兩萬人,更不要說王士珍在得知直軍在唐山戰役失利之後,也是僅僅派遣了一個旅北上,要知道這會國內不僅僅直奉進行著戰爭,王士珍還在和張之洞幹著呢,王士珍為了拿下武漢三鎮從六月初開始先後發動數次大規模的進攻,進攻中雖然遭到了張之洞所部的抵抗,但是已經順利拿下了漢口,正在對漢陽發動大規模攻勢,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戰爭影響,尤其是遭到王士珍所部的大規模炮擊,加上張之洞戰前也沒有大規模進行轉廠遷移,導致漢陽廠遭到大規模的炮擊,廠房和裝置損失眾多,加上處於戰鬥前線已經是被迫全面停工。
在武漢戰事處於關鍵的時刻,王士珍還派遣了一個旅的部隊北上,顯然是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至於段祺瑞更早派遣部隊北上,因為段祺瑞知道自家部隊的運輸沒有鐵路,所以早早就派遣了一個旅北上,不過段祺瑞一開始的想法可不是去增援王英楷,這個旅是用來預防萬一的,現在這個旅還在徐州呢。
至於張懷芝的部隊,和王汝賢一樣在直奉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就開始北上了,不過路途遙遠,如今張懷芝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