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合。
先前東雲開辦機槍隊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我建議東雲還要把這機槍營的重任再扛起來,這樣東雲手下的第二營也可以充分的配合機槍隊的訓練工作!”
王英楷的這一番話讓對面的段祺瑞臉色微變,同時也讓趙東雲眉宇微皺!
表面上看,王英楷這是直接舉薦趙東雲身以第二營統帶兼任開辦機槍隊一事,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王英楷的目的不在於趙東雲,他的目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不讓機槍隊設在段祺瑞的炮兵下面,而且在北洋這個圈子裡,大家基本上都已經把趙東雲預設為段祺瑞派系的人馬,王英楷的這一手明面上是舉薦趙東雲,但實際上是削弱段祺瑞的影響力,如此也有可能造成段祺瑞和趙東雲之間的間隙。
王英楷和段祺瑞兩人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但是在場的人都可以聞到裡面的濃厚火藥味道,這讓第一次直接置身大佬爭鬥之中的趙東雲也是感到壓力龐大。
這是屬於段祺瑞和王英楷之間的戰鬥,別說他趙東雲插不上手,就連馮國璋和王士珍這些人都只能眼巴巴看著!
然而上頭的袁世凱卻是彷佛沒有看見這兩人暗藏的火藥味一樣,只是不緊不慢再一次把視線對準了趙東雲:“哦,東雲你自己怎麼看?”
趙東雲知道,這個時候不能退縮了,不管其中牽扯到了段祺瑞還是王英楷,他都不能退縮了,因為他面前的是袁世凱,而在袁世凱面前,段祺瑞和王英楷算個屁啊。
“督憲大人放心,東雲有信心辦好這機槍隊!”不用多想,趙東雲立即就是給袁世凱下了保證書。
當趙東雲毫不猶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實際在場的人都已經看的出來,趙東雲可以說已經放棄了夾在段祺瑞和王英楷之間,他選擇了更為直接高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選擇投向袁世凱。
袁世凱點了點頭,實際上今天的會議開始之前,他已經內定讓趙東雲來負責機槍隊的編練事宜,因為放眼國內能夠懂得機槍戰術的人屈指可數,而袁世凱能夠用的人實際也就趙東雲那麼一個而已。不過儘管他已經內定趙東雲負責機槍隊的編練事宜,但現在看到趙東雲並沒有搭理王英楷和段祺瑞而是直接出口應承下來,這讓他感覺不錯。
對於手下人的爭鬥,袁世凱自然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很大程度上還是他挑撥起來的,之所以這麼做,大體上可以歸納為馭下之術,要是手下人沒有派系爭鬥的話,那麼袁世凱就得擔心著手下人是不是謀劃著取代自己了。不過手下人有派系不要緊,重要的是手下人得時刻要知道,北洋這個體系裡,他袁世凱才是老大!
趙東雲第一時間對袁世凱給予承諾,在袁世凱看來就是趙東雲並沒有把段祺瑞或者王英楷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他袁世凱放在第一位。
袁世凱當即點了點頭,露出一臉的滿意之色然後道:“這樣的話,辦機槍隊這事還是你來管!”
袁世凱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是把籌辦機槍隊的事情全權交給了趙東雲,而一旁的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也沒有說出反對的話,神色也是表現的欣賞和贊同,至於他們心裡頭想著什麼就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接下來,這場會議還是以趙東雲的解說為核心,趙東雲從機槍的使用戰術再到機槍隊的編制一一說起並詳細解釋其中的緣由,而一群坐在他上首的大佬們包括袁世凱在內都是靜靜的聽著,不時發出一兩句疑惑。
這種場面讓趙東雲感覺相當不錯,畢竟讓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這些北洋大佬如同小學生一樣聽他講話,這種事情可不會經常有!
“營制方面,觀英吉利、普魯士等國陸軍皆每營設兩挺,一個萬餘人的步兵師約配二十四挺重機槍。我軍北洋一鎮人數與泰西一師相當,也當每鎮配機槍二十四挺。然我軍新建,無論機槍又或操槍軍士皆少,所以新編機槍營不宜分散,可將每鎮之機槍集中為一營,平時集中訓練,戰時再按照情況分出一隊或兩隊配屬給下面的步兵標參與作戰。
如此新建機槍營可轄四個機槍隊、每隊下轄三哨,每哨管兩挺重機槍。如此一營有二十四挺機槍,軍士五百一十四人。”
趙東雲口中的這個機槍營編制是他早就開始研究的了,不說有多好,但至少是符合當今北洋現狀的,從後世角度來看,這機槍是多多益善,最好一個師弄他個幾百上千挺,但是考慮到現在不過是1902年,先不說這麼多機槍有沒有足夠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去用,單單是那昂貴的費用就足夠讓北洋吐血的了。
這年頭機槍還算是新鮮事物,價格比火炮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