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國姓竊明 > 第40章 管殺也管埋

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仙行盡虎嘯乾坤:萬物傳奇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天上掉下一個小神仙九世仙戀絕世魔醫,神帝別追穿越自救修仙長生從打拳開始淵軒夢朝夕尋道懾神劍仙影謎蹤綜影視:雲棲眠花臥柳之萬世輪迴君所何求武俠:迎娶徐渭熊,陪嫁青鳥紅薯

用、忙季為朝廷所用。所以這六十萬人,才能只靠三四百萬兩銀子謀生。”

沈廷揚一口氣把他能省的錢、要安置的人口數量,都分析得明明白白。雖然還沒說到具體解決方案,但至少問題是調研得很清楚的。

以明末的物價,如果六十萬人都是全職脫產為漕運服務,那當然不可能三四百萬兩就夠了。

那等於每個人每月才五錢銀子。這些人還是壯勞力,還要養老弱婦孺,五錢銀子根本不夠全家人吃飯。

此外,沈廷揚這番話裡還把要解決的問題的地理範圍,給限定得非常清晰——主要是臨清和淮安,其他地方不影響。

這一點崇禎一開始沒聽明白原理,又追問了一下,沈廷揚也就深入分析,說得很清楚:另外兩大漕民聚集地通州和揚州,都是可以簡單消化的。

通州作為最後的漕糧接收地,影響本來就最小。就算升級了碼頭裝卸設施、生產效率提高,多出來的人也可以挪到天津衛去,搬遷距離也不遠,成本也不高。

改海之後,天津需要的勞動力反而是上升的,剛好要通州人過去補足缺口。

揚州的情況比通州稍微複雜一點,但也可以解決,江南地區因為漕運改海也會創造出新的勞動力缺口,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些點搞清楚之後,崇禎心情大定:這沈愛卿想事情還是很慎重的嘛!對於自己可能惹來的長遠後果,這不算得很明白,還解決了至少一小半了!

沈廷揚看皇帝高興,連忙繼續趁熱打鐵分析:“陛下,何況臨清、淮安的六十萬人,也不是一下子要解決的。如今臣的船隊數量不足,其他各家海商能為朝廷所用的,也需要時間排程整頓。

漕運改海,今年只能涉及全部運能的兩成,剩下八成還是要走運河。此後如果一切順利,每年可以增加兩成,所以需要五年的時間,循序漸進把這個改革完成。

這五年裡能為朝廷省下的銀子,按每年八十萬兩遞增,五年後才達到四百萬兩。需要安排的冗員,也不過是每年十一二萬,五年之後才把這六十萬人全部擠出。

細算下來,只要每年給臨清、淮安周邊各安排五萬多勞力的出路就夠了。如果當地不便找到出路,還可以移民一部分人。”

沈廷揚的賬做得非常細,崇禎聽到這裡,已經願意了七八成了。

而且沈廷揚做規劃時,沈樹人顯然沒把歷史的先知先覺告訴他,所以沈廷揚是按照“五年徹底完成改革”的進度算的,他並不知道崇禎還有不到四年就要死了。

但不管怎麼說,就算改革沒法徹底完成,未來四年裡,分別每年節約八十萬到三百萬兩,也是好事。

錢省下來能練更多兵、減輕更多百姓的負擔,這事兒哪怕皇帝死了也得幹。

崇禎越想越振奮,忍不住刨根問底追著多想一些細節:“沈卿,還有呢?快說,這臨清、淮安兩府每年五萬壯勞力,如何安置,具體可有想過?”

沈廷揚看了一眼在旁邊做書記員的兒子,頗有底氣地說:“臣倒也設想過一些法子。首先,運河巡防士卒,是可以直接轉為地方剿賊兵丁的,如今楊閣老在中原各省作戰,本就缺乏兵力,這些人嚴加訓練管束後,可以作戰。

衛所運軍,可以調往南方和天津,負責港口建設,雖然也要花錢,但這個錢花了後,可以實打實留下更好的碼頭、機械,不像每年運糧,運完後什麼實物都沒剩下。

最後的普通季節性漕民,可以把大部分人遷走,剩下的小部分人就地耕種遷走者空下來的佃租田地,也能解決一部分。他們本就是農閒幫工補貼家用,只要人少田多之後,就地多種幾畝就行。

被遷走的這部分,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每年每府應該不超過三四萬人。臣近年來與犬子以及江南一些開明士紳核計、應對災荒,想出了一些法子,可以讓現有田畝、桑園更加精耕細作、吸納更多勞力、總產出也更加高產,應該能吸納每年六七萬人。”

說著,沈廷揚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圖紙,給崇禎講解了“在蠶桑行業發達的府縣,搞桑基魚塘”的辦法。

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地方,增加一點土地整備的開挖工作、尤其是利用沼澤溼地比較多的地區的天然資源,堆高挖深,又可以讓田地增產,還能多產一茬魚。就算不放飼料,一畝魚塘一年也能自然產出幾十斤到百來斤魚。

歷史上桑基魚塘在晚清和近代出現,倒也不是在蘇州率先搞的,而是在廣東那邊。但沈樹人現在提前開了點技術上的掛,讓單位面積田地更高產吸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王牌女暗衛,神秘王爺的愛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