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文章真小技,救國不中用。帶來千卷書,一一盡分送。種菜與種樹,往往來入夢。”' 胡適,〈文學篇:別叔永、杏佛、覲莊〉,《胡適全集》,10:69。'
現存的《胡適留學日記》,第一天的日記是1911年1月30日。當天是第一學期期末考的第一天。換句話說,已是第一學期的尾聲。由於胡適之前的日記已經不存,我們因此完全不知道他在康乃爾大學第一學期前大半部的情形。我們知道胡適進康乃爾大學那一年,以新生的數目來說,文理學院最大,有329名新生,胡適就讀的農學院次之,有321名新生。但如果把一、二年級的學生合併計算,則機械工程學院最大,有1;060名學生;文理學院次之,有956名學生;農學院第三,有688名學生。' Cornell Alumni News; (October 12; 1910); p。 1。'根據該年12月7日的《康乃爾校友通訊》,康乃爾大學農學院有1;230名學生,是全美國學生最多的農學院。' Cornell Alumni News; (December 7; 1910); p。 121。'無怪乎胡適在給上述四個國內朋友的信裡說:“此校農科最著名。”
康乃爾大學1910年度開學的第一天是9月30日。這個二十世紀初年的行事曆跟今天的康乃爾大學相比,可以說是晚了一個月才開學。不但如此,胡適進康乃爾大學的那一年,康乃爾剛開始實行新的學期制度,第一學期一直要到一月才結束。換句話說,學生在過了聖誕節的假期以後,還要回到學校上三個半禮拜的課,然後才考期末考。' “The Calendar Changed;” Cornell Alumni News; (December 8; 1909); pp。 121…122。'這個制度很類似哈佛大學到今天仍然採用的制度,但康乃爾大學今天已經不使用了;康乃爾大學現在的學期制度跟大部分的學校一樣,第一學期是在聖誕節以前就結束了。由於這個新制的實行,胡適在康乃爾第一學期期末考的第一天,1911年1月30日——目前所存胡適第一天的《留學日記》——剛好就是農曆的新年。當天考的是生物。農曆新年還得考試,使得胡適在哭笑不得之餘,寫了一首詩自況:
“文章真小技”、“種菜種樹”以救國(2)
永夜寒如故,朝來歲已更。層冰埋大道,積雪壓孤城。
往事潮心上,奇書照眼明。可憐逢令節,辛苦尚爭名。' 《胡適日記全集》,'
胡適在這首詩裡所指的“奇書”,是他買的一套叢書,剛好當天送到。他在當天的日記裡,如此地描述了這套叢書:
今日《五尺叢書》送來,極滿意。《五尺叢書》(Five Foot Shelf)又名《哈佛叢書》(Harvard Classics) ,是哈佛大學校長伊裡鶚(Eliot)主編之叢書[1909年出版],收集古今名著,印成五十巨冊,長約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胡適才剛進康乃爾大學的農學院,就買了這套《五尺叢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意味著說,雖然他進了農學院,他並不想只過“種菜與種樹,往往來入夢”的生活,而毋寧是像傳統理想裡所說的耕讀並修的生活。或者,像他跟梅光迪說的,“要讀盡有用之書而通其意。”' 轉引自梅光迪致胡適,中三月朔日(1911年3月30日),《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
我們從他在康乃爾大學的成績單,可以知道他第一學期選了四門課:“英文一”、“植物學一”、“生物一”以及“德文一”。由於現存的《留學日記》是從他第一學期期末考的第一天開始,我們不知道他上課的情形。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他第一學期的成績:“英文一”,他得了80分;“植物學一”,82分;“生物一”,75分;“德文一”,90分。' 胡適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的成績單副本,現藏於北京近代史研究所的胡適外文件案; E…497: Miscellanies (14): Credentials; Diplomas and Relics。'胡適第一學期的德文顯然念得很好,曾經考過全班第一名。他顯然在家信裡報告了這件榮譽,所以他母親在回信裡勖勉他說:“德文乃新入門,遂考得全班之冠。可見學問無窮,只需專心一志,未有不成就也。”' 胡母致胡適,十二月二十八[1911年1月28日],《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
期末考結束四天以後,第二學期就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