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過,這不是自己能說的話,不如老老實實站在這裡聽戲。
心念一轉,她把注意力放在了戲臺上。
藍色緞面的百納衣半掩粉面,妙目轉動,戚婉悲切。趙五娘腔調高亢:“那東鄰西舍都全然借遍,賣了紡車又賣了衣衫……”
“十一妹,”身前的人突然喚她,聲音微弱卻柔韌,“你在家時,住哪裡?”
十一娘微怔,片刻才回過神來——元娘在跟她說話。
“回大姐。”她恭敬地道,“我住綠筠樓。”
“綠筠樓啊?”元娘已睜開了眼睛。她望著戲臺,目光平靜而清明,“在什麼地方?在嬌園的什麼地方?”
“在後花園。”十一娘儘量清晰明瞭地向她說明,“從芝芸館的後面門出向東有捲棚,出了捲棚向北有迴廊,下了迴廊,是片黃楊樹林,綠筠樓就修在那樹林西邊。”
“西邊!”元娘回憶道,“我記得那裡有個暖閣的。怎麼?把暖閣拆了重新起了綠筠樓嗎?”
“沒拆!”十一娘笑道,“就在那暖閣前面不遠。”
元娘點頭。
戲臺上一幕喝完,鑼敲突然靜了下來。
她並沒有查覺到,依舊和十一娘閒聊:“我小的時候常在那暖閣裡看書,現在那暖閣做什麼用了?”
滿屋的人都聽到她的聲音。
十一娘壓低了聲音:“冬天下了雪。母親會讓人點了地火,我們姊妹都會在那裡做針線。又明亮,又暖和。”
元娘笑起來,轉頭對一旁坐著的幾位夫人道:“我精神不濟,就陪大家聽這半折。算是我的心意。”
丫鬟們輕手輕腳地給眾人換茶。
大家紛紛道:“正當如此,你快去歇著吧!”
元娘笑道:“聽說晚上還要放煙火,我等會也看看熱鬧。”
太夫人和大太太都露出猶豫之色。但太夫人畢竟是婆婆,有些話不好說。大太太則直接些,問道:“你身子骨能撐得住嗎?”
元娘望了五夫人:“正如丹陽所說,我總關在家裡,沒有病也得悶出個病來,何況是有病,正當多動動。”
五夫人笑吟吟地連連點頭。
大太太還要說什麼,元娘已笑道:“娘放心,我就在隔壁院子裡歇著,能行就出來陪陪大家,要是不行,我就在院子裡看看……到時候大家別怪我失禮。”
眾人紛紛應“好”。
太夫人就叫了剛才去給甘家小姐和十娘開庫拿風箏的杜媽媽:“你帶幾個人去打掃打掃,然後留在身邊服侍。四夫人要茶要水的,也有個使喚的人。”
“多謝娘好意。”元娘委婉地拒絕,“我身邊有文姨娘、陶媽媽。您身邊也不能缺了人。”說著,頓了頓,看著十一娘。“妹妹也過去陪我說說話吧。”又望了太夫人,“我有什麼事,再叫杜媽媽也不遲。”
“也好!”大太太幫元娘掖了掖身上搭著的薄被,“十一娘向來沉穩,有她在你身邊,我也放心了!”
太夫人見了,不好再多說,點了頭。
五夫人送元娘過去,出了廂房門就被元娘勸了回去:“……滿屋子的人,我來就是添麻煩。又想來看這熱鬧。弟妹幫我在娘面前盡孝就是。”
那邊鑼鼓已經起了個音。
五夫人看著把元娘團團圍住的十一娘、文姨娘、陶媽媽及大小丫鬟媳婦,笑著點了點頭。送到穿堂門口就折了回去。
進了穿堂,元娘示意放了肩輿:“讓十一娘扶我走走。你們就在這裡歇了吧。”
“那怎麼能行?”陶媽媽立刻反對。
元娘擺手,面露毅色。
大家都噤了聲。
文姨娘則笑道:“要不,我去幫您把屋子收拾收拾吧?那邊一向沒什麼人住,雖說天天打掃,浮塵卻是少不了的……”
“不用。”元娘笑道,“我只是找個地方和十一妹說說話。”
她再一次的拒絕,讓大家都留在了穿堂。
十一娘半架著元娘出了穿堂,慢慢進了小院。
那太湖石高過屋簷,擋住了進門的視線,迎面是婆娑搖拽的綠竹,身後熱鬧的鑼敲聲隱隱傳過來,讓小院的環境更顯靜謐。
“我以前天天吃藥,人肥得跟豬似的。”她自嘲地呵呵笑,聲音卻很冰冷,“現在連你都扶得動我了!”
元娘比十一娘高了半個頭。
“以前是虛胖吧!”十一娘聲音溫婉,“停了藥,自然就瘦下來了。”
元娘就停下腳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