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給老夫滾(第1/2 頁)
ps:感謝g00d、rabit2011的捧場!
胡廣還沒想出個一二三來,湯若望就一把抓住他的手,就彷彿很親密的那種,拉著他就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用德語說道:“我都快被逼死了,你真是我的大救星!快跟我走,感謝上帝!”
雖然已經是明朝末年,可這時候還沒有像後世那樣,以西為貴,見個西洋人就當祖宗一樣供奉。大部分大明人,是把這些西洋人當蠻夷看待的。
眼見他竟然沒得副指揮同意,就要拉著胡廣走,圍著的那些兵丁當即橫起手中長槍,抽出腰中刀,攔住了去路。
湯若望一見,嚇了一跳,本能地退後一步,然後有點茫然地掃視周圍。也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周圍情況好像有點不對,原來自己被一群官兵圍著了。
他的膽量是有的,否則也不會領命遠渡重洋,來遙遠的東方傳教了。稍微一愣之後,湯若望便改用漢語,看向在場的那名武將,略帶一點恭敬地問道:“尊敬的將軍,我是天主教堂的傳教士湯若望,在大明國遵紀守法,是受皇帝陛下允許的,不知貴手下攔著去路是什麼意思?”
說實話,廖大武看到這個西夷進來的動作,特別是胡廣竟然也用嘰裡呱啦的鳥語回應,讓他很是吃驚。他可從沒見過也沒聽說過,有哪個明人能把鳥語說得那麼流利。
這個年輕得出奇的年輕人,能把人引薦給榆林總兵,還能說得出一口流利的鳥語,和這個西夷交情匪淺,他到底是什麼來頭?
廖大武這種有一定職位,特別是負責管理京師治安。他自然知道西夷在普通大明人眼裡不受待見,可在一部分朝廷高官眼中卻是個寶,當上賓招待的。甚至有幾個西夷。也在聖上那掛過號的人。
而且這些西夷沒有什麼錢,卻有一腦子的新奇東西。對於廖大武他們這些喜歡銀子的人來說。是絕對不會冒風險去碰的。
因此,廖大武聽湯若望問他話時,不想和湯若望發生直接衝突,便把目光轉向了胡廣,想著要不要就這麼放了。
湯若望一見他的眼神,才知道原來他們圍著不讓走的不是自己,而是胡廣。他轉頭看了眼胡廣,馬上又轉頭用漢語給廖大武招呼道:“這位將軍。他是我的朋友,也是禮部左侍郎徐大人急找的人,他正等得急呢,不知能否放我們離去,免得大人等急了。”
胡廣雖然不知道禮部左侍郎是誰,可一聽姓徐,這話又出自湯若望之口,本能地便知道這個徐恐怕就是自己一直想找機會接近的徐光啟。也就是說,根本不用自己找什麼理由,湯若望就會帶自己去見徐光啟。想到這裡。他的臉色頓時一喜。
而廖大武自然知道禮部左侍郎是誰,雖然徐光啟沒有實際掌軍政大權,可卻是再進一步就是部堂大人了。這樣的大人物。不是小小的五城兵馬司副指揮之一的自己能得罪得起的。
他臉色一變,不過卻也有點狐疑。堂堂朝廷高官,怎麼可能認識這個年輕人?聽安貴的說法,他是來自陝西那邊的人,而徐大人是南方的上海人,完全兩個方向,應該也不是什麼子侄之類的人吧?
還有一點,這個年輕人如果真是如這個西夷所說,是徐大人急著要見的人。而又和徐大人又有舊的話,應該直接去徐大人府上了。怎麼會住在不起眼的平安客棧呢?
廖大武的這些念頭在腦中一閃而過,時間很短。不過他還沒表態時。卻又聽到客棧門口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
要知道,客棧內外的人知道五城兵馬司的人在這巡查,一般人沒事是不會湊過來的。因此,裡面的這些人,聽到聲音後都有點好奇地看向門口。
門簾掀開,進來的是兩個穿著大紅的官兵。胡廣等人看不出什麼,就覺得是官兵,可五城兵馬司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位朝廷高官的護衛,頓時收了刀槍,趕緊退讓到一邊去。
緊跟著那兩個護衛的身後,是一名身穿錦衣僕從便服的老人。這老人的額頭上微微有汗,一抬頭看到湯若望,那老臉上就露出喜出望外的神色,稍微有點氣喘地問道:“湯先生,可找到他了?”
這時候,胡廣已經不著痕跡地掙脫了湯若望拉著自己的手,但還是站在湯若望的身邊,那老人自然就把目光定到了胡廣的身上。
湯若望聽到老人問話,也是非常地高興,當即指著胡廣回答道:“徐管家,大人要找的人就是他,他就是大人要找的人。”
他也只有在和徐光啟單獨見面的時候,才會稱呼徐光啟的天主教名。這種公眾場合下,還是依著大明的習俗稱呼。
不過他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