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己巳之變(第1/2 頁)
只是如今親眼看去,徐光啟總覺得這些兵徒有其型,沒有一點真正精銳兵卒的彪悍氣質。如此,能稱之為強軍?
他有心想給崇禎皇帝提示一下,卻見崇禎皇帝的身邊圍繞著李邦華、襄城伯李守錡等人,想上前說也沒機會。
到了後來,徐光啟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了。如果此時自己去拆臺,怕是要得罪他們幾個。而且萬一陛下相信自己而暴怒,從而遷怒於他們幾個的話,說不定反而不好。
不管如何,李邦華的那些強軍之策算是精闢之言,由他掌著京營,慢慢地折騰京營,總會越來越好吧?
徐光啟如此想著,便把這事暫時放下了。只是他沒想到,有的時候,事情來得如此之急,根本就沒有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強軍。或者就算時間足夠,能不能成為強軍,也是一個未知數。
就在崇禎皇帝檢閱京營次日的傍晚時分,西邊的晚霞映空,草原上卻是寒風呼嘯,滴水成冰。小冰河時期的溫度,實在是夠冷的。
在離薊州鎮所在長城還有半天路程的草原上,連綿的營帳,幾乎是一望無垠。在營地的外圍,不時有一隊隊的巡邏騎士經過。
要是有明軍夜不收看到的話,估計會嚇死。什麼時候遼東的建虜竟然跑到這裡來了,還是如此之多的數量。
在營地的中軍大帳,皇太極並沒有顧得上休息。明國京畿之地的兵力部署圖就掛在一側,他和大漢奸范文程站在地圖邊,正在商議著事情。
此次戰事,皇太極是勢在必得,也因此,他必須在事前謀劃謀劃再謀劃。
“大汗。奴才的本家已經派人來過了,說這份兵力部署圖並無一絲變化,文臣武將也都未調動。另外。大汗所需的軍需物資都已準備妥當,只要大汗需要。就能馬上運過來。”范文程低聲稟告著他掌握的事情。
皇太極一聽,胖臉上原本就顯小的眼睛,頓時笑得眯成了一條縫,充滿喜悅地連聲說道:“好好好,範卿有心,本汗自當有厚報。”
說著他那胖手一巴掌拍在地圖上,當即決斷道:“如此,就以這兩處明軍兵力薄弱之地為突破口。由此進關!”
“大汗聖明!”范文程臉上也露著笑容,謙卑地恭維他道。
皇太極聽了,當即哈哈地笑了起來,不過他刻意壓抑著聲音,並沒有很大聲。
因為他不想讓外面的人聽到,否則的話,就是傻子都知道他肯定是有把握,那還怎麼陰那兩個兄弟。
這次出征,是自己力排眾議。最終也是如自己所願,大金國除二貝勒阿敏留守瀋陽之外。其餘人等,幾乎是全部都來了。還有草原各部,也都派兵過來匯合。算起來是有十萬之眾。這是大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事,只許勝不能敗!
皇太極邊笑邊想著,此戰之後,明國必定加速衰亡,而我大金國的權力,也將集於本汗一身。不,是集於朕一人。
忽然,他笑聲一收,當即吩咐范文程道:“你派人通知張家口。讓他們即可起運軍需物資,算算時間。如果我軍在關內碰壁的話,也剛好有他這批物資能供應上。當然。要是順利,就暫時留在關外,等大軍回師之時,一起運往遼東。”
“奴才遵命!”范文程聽了,馬上答應一聲。
皇太極直覺自己熱血沸騰,如此,萬事俱備,只待來日出戰。不過明早最後一次軍議,當還有一場好戲要上演。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這次軍議上,當著大金國所有高階將領的面,當著各附屬部落族長的面,三貝勒莽古爾泰堅持他的意見,反對這次攻關。而一直比較低調的大貝勒代善也跟著贊同,說這次行動太過冒險。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皇太極唯有慷慨陳詞,一一駁斥兩大貝勒的反對意見,獨斷厲行,全權負責,發兵攻打明國京畿之地。
此時的他,心中明白得很。就算城府極深的代善,也是因為沒有關內的情報,而對這次進攻明國心臟不看好。之前不反對,只是怕他也反對了,就無法出征了。
眼下磕關在即,他才表示反對。就是在證明他諫言無功,摘清自己。等兵敗回遼東,就可以清算自己。
看來自己這個大汗之位,覬覦的人還真不少。既然如此,你們就等著大吃一驚,後悔如今這些小人伎倆吧!
皇太極如此想著,便開始分派任務,進攻明國京畿之地。
公曆一六二九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十月二十六,後金軍隊和附屬蒙古諸部的聯合軍隊,號稱十萬之眾,經過大半個月的行軍後,繞開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