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爭了起來(第1/2 頁)
烏蘭一聽,馬上反駁道:“那也不一定,俺答汗的子孫,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威風,各部族就沒多少人聽的了。”
胡寬一聽,有點奇怪了,以前烏蘭可不會這麼當眾來頂自己的,不由得有點好奇地看著她。
也是夫妻兩人心有靈犀一點通,烏蘭一看胡寬的眼神,便知道他在想什麼。稍微猶豫了一會,面對著胡寬補充說道:“我想起來了,離歸化城大概三百里不到的大青山腳下,好像有二叔想要的地方。”
眾人一聽大喜,全然不顧起碼的會議紀律,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問開了。
“胡家嫂子,這是真的麼?”
“真有這麼好的地方?叫什麼名字?”
“……”
胡廣也是喜出望外,因為這根據地太重要了。往大里說,是關係到叫天軍的生死存亡。
他見大堂內的諸多首領在七嘴八舌地搶著問話,以致烏蘭根本無從回答,便用力拍了幾下手,才讓現場逐漸地安靜下來,不過大堂內的氣氛卻已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了。
“嫂子,您能說具體點麼?”胡廣看著烏蘭,提高著聲音問道。
胡寬還是沒想起來烏蘭說的地方,無奈之下只能聽答案。
烏蘭露出回憶的神情,聲音不是很高地說道:“那個地方好像剛好是兩片山的中間,水從山裡流出來,一直流入草原,附近幾十裡遠的地方還有一個湖。不過那裡是另外一個部落放牧的地方,而且…”
她說到這裡,滿含著柔情看了一眼胡寬,才繼續說道:“我很早就隨你哥來關內了,那裡並沒有去過。只是聽說。”
就算是這樣,在座的人還是聽得興致高昂。有一個目標總比沒有頭緒強!
胡廣聽了沉思了一會,腦中儘量回憶後世的記憶。看有沒有嫂子所說契合的地方。
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還真給他想出了點什麼!他記起來了,大青山上有幾個水庫,其中一個名字比較特別,終於被他想起來了,紅領巾水庫。
莫非嫂子說的地方就是在那一帶?
於是,胡廣的興致更高,當即又細細地追問烏蘭,有關她記憶中的點點滴滴。
其他人在此時都屏住了呼吸。就怕發出聲音影響到了烏蘭的回憶。胡廣問了好久,一直問到烏蘭再也沒什麼說了才罷休。。
綜合得出來的結論,好像那地方確實算是比較符合條件了。胡廣仔細想了會,便對在座的首領們說道:“大家應該也都聽到了,這地方可能可以。但根據地的事情事關重大,不能只是就這麼說說就下結論了,必須去實地察看下。”
“第一是看地形地貌,是否適合作為根據地?”
“第二,按照嫂子的說法,那邊的部落規模。以我們叫天軍的實力,加上火器的使用,應該也能對付。但我嫂子畢竟出來這麼多年了。現在那部落的情況如何也難說,必須也要去看看才行!”
胡廣剛說到這裡時,胡寬忽然有點奇怪地插嘴提醒道:“今年是有點怪了,按理來說蒙古人又會來關內劫掠了,但怎麼今年沒一點動靜?”
他這麼一說,劉大能也贊同地附和道:“是啊,我們去到延安府,這一路上也沒聽說有這事!”
烏蘭也奇怪了,她情不自禁地插嘴道:“這一年比一年冷。沒道理今年就不用出來的啊?”
要相信蒙古人寧肯待家裡餓死凍死,也不再出來劫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麼幾個疑問一問出來,胡寬便得到一個結論道:“肯定草原形勢有變。搞不好就是幾個部落互相打起來了!”
這也有可能,蒙古人年年進關劫掠,關內明軍也是年年防禦,因此蒙古人並沒有多少收穫,搞不好幾個部落間就互相搶起東西來,互相打上了!
一想到這個可能,在場的首領們都有點喜出望外。蒙古人要是鐵板一塊,就叫天軍的這點人馬,出去後遲早要耗掉。可要是蒙古人正好內亂,那就真是天賜良機了!
胡廣想到這裡,一拍桌子站起來道:“事不宜遲,我馬上出關去看看情況。要真是老天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就一定不能錯過!”
他這話一說出口,馬上嚇倒了一批人。
“公子你能去,太危險了!”
“我去就行,公子萬萬不能走!”
“……”
每個人的態度都很堅決,吩咐勸阻胡廣的這個決定。開玩笑,草原上危險多了去,公子作為叫天軍的靈魂,豈容有失!
胡廣看到這麼多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