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大唐之我的時代 > 第三十二章 為什麼不行?

第三十二章 為什麼不行?(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長生:從乞丐開始咒啟靈淵重生之我的玉簡有無限功法絕色逍遙小劍仙混沌幻獸決天道九境一路向上的修仙凡人破天傳詭魔劫凌雲仙緣劫林風的快樂修仙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請殿下斬妖仙魔與人化龍道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凡人通仙錄

清晨,在一陣爆竹聲中,大唐迎來了貞觀十五年。

昨天晚上的齊王府依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但是齊州的百姓就沒那麼高興了,鹽的事情始終在百姓心中揮之不去。

雖然李佑跟他們作出了保證,但是李佑沒真正解決問題之前,百姓終歸會擔心的。

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李佑也沒閒著,而是又買了兩百人的奴僕,教他們曬鹽之法。

海鹽現在就有,但是因為製作海鹽的工藝還不完善,製作出來的鹽雜質較多,而且味道還苦,算是粗鹽中的粗鹽。

一般百姓都不會買海鹽,除非是那種窮得叮噹響的百姓。

所以市面上的海鹽很少,井鹽等其他鹽才是主流,並且還有精鹽,不過那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至於曬鹽之地肯定就是沿海城市登州了。

一月底,李佑就讓這一百人帶著銀子秘密出發去了登州,並且告訴他們不到迫不得已不許暴露自己的身份。

至於為什麼要秘密行進,不是因為李佑把鹽看得多重要,而是想狠狠坑一把孔家。

等孔家學會做人後,李佑大機率會把曬鹽之法公開,跟羊毛衣一樣自己只制定一個標準價格就行。

二月出頭的一天,張承漢來了齊王府。

李佑見張承漢憂心忡忡地便問道:

“張知府,找本王有什麼事嗎?”

“殿下,請您下令停止新城那邊的招工,有不少百姓都不耕種,而是繼續做工,這樣下去會耽誤春耕的。”

張承漢焦急地說道。

新城是建好了,但是擴張原本就是李佑的計劃。

李佑原本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但是這會兒聽張承漢一說就知道原因了,於是李佑不慌不忙地問道:

“張知府,彆著急,本王問你,你知道百姓為什麼不耕地而去做工嗎?”

“是因為百姓愛戴殿下。”

在張承漢看來是因為這些百姓受李佑的恩惠很多,所以自願幫助李佑做工。

“非也,本王再問你,你知道去年有了齊王犁,秋收之後的米價是多少嗎?”

“三到四文一石。”

張承漢脫口而出,隨即便知道了原因了。

他不是傻子,經過李佑一提點,他就懂了。

“殿下,我懂了,但是百姓不耕種,齊州沒糧食,百姓吃什麼?不能每年都問別的州買吧?”

張承漢雖然知道了原因,但是還是免不了擔心。

“為什麼不能?有銀子買不到米?”

李佑的反問讓張承漢一愣,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道路,畢竟百姓耕地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已經深入人心。

張承漢想反駁但是又說不出什麼不對來。

這時李佑繼續說道:

“現在齊州的米價已經跌到三四文一石了。這還只是齊州,江南那邊的米價肯定更低。大唐現在的糧食已經夠多的了,沒有齊王犁之前,單單齊州的糧倉每年都有吃不掉的糧食慢慢變成陳糧。那你說如果你是齊州的百姓,你怎麼選?”

張承漢雖不想承認,但還是老老實實地說道:

“做工,但是如果整個大唐的百姓都沒人種地,那豈不是完了。”

李佑搖搖頭說道:

“你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問你如果市面上的糧食變少了,那麼糧價會怎麼樣?”

“會漲價。”

張承漢不假思索地說道,然後他又懂了。

“殿下,我知道了。”

李佑點點頭說道:

“種地只能讓百姓吃飽,但是不能讓百姓富足。江南之所以富足,不單單是盛產糧食,商業發達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商業發達,做工的人就不會少,比如紡織。當然地理優勢也是其富足的重要原因,不過本王只是打個比方,你能明白本王的意思嗎?”

“我懂了。”

張承漢真的懂了,並且大受震撼。

“嗯,還有其他事嗎?”

李佑說的很淺顯,深層次的東西他沒有講,他怕給張承漢講傻了。

“沒了,下官告退。”

張承漢走了,他決定回去就動員百姓做工,反正他收稅的時候可以收銀子。

有銀子還怕買不到糧食?恐怕到時候其他州會搶著把銀子送到他面前。

可是還沒等張承漢想好怎麼說服百姓去做工,百姓們就已經自己說服自

目錄
三國之我是四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