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說道:“是!諸葛大哥,請安排吩咐,就算赴燙蹈火,我亦決不皺眉去完成。”
孔明也不再猶豫,他即從他的案犢上,取出數十年前龐德公留給他的第三個錦囊。蕭侯儀但見錦囊已十分古舊,但錦囊是以絲線織造,因此尚完好無缺。
孔明當著蕭侯儀的面前,拆開錦囊,內裡原來是一封密函,是龐德公當年手書的。密函起乎便寫道:“亮兒啟閱此函,生死玄關必已近也!”下面是密授孔明如何以本命勝天數的驚天大法。
孔明閱罷,好一會沉吟不語,神色肅然,似陷入對恩師的驚世神通追憶中去了。
良久,孔明才決然的對蕭侯儀道:“侯儀兄弟,你速返成都,教雕雪、諸葛慧二人,速赴皇宮,知會皇后張天嬌,帶同其子劉翹,秘密出宮,赴漢中子龍府中候命……你須親自護送,確保途中萬無一失!然後即火速趕回,我另有安排排程。”
蕭候儀一聽,便知孔明正作出一個足令後世震驚的佈局……他不敢猶豫,立刻領令,趕赴成都去了,一路上,在快馬飛馳途中,蕭侯儀才猛然醒悟,孔明此次北伐,為甚將趙子龍留守漢中,原來孔明已有玄機布伏了。
孔明侍蕭候儀走後,即召姜維入帳。姜維是孔明除蕭候儀之外,另一位視之如徒的軍中大將。
姜維已知孔明染恙,他奉召趕來,先向孔明探問病況。
孔明道:“我此病乃天數,恐天命難違了。”
姜維十分尊仰孔明,聞言不由大驚道:“丞相何出此言?
難道天數便不可挽回麼?“
孔明微嘆口氣,道:“我亦正欲以祈星之法,看天命可否挽回。若能挽回,則我本命可大增壽數,若不能挽回,則我命休矣。”
姜維忙道:“丞相打算如何施祈星大法?未將有用之處,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孔明此時已判斷姜維的運命,僅為一代將才,並非天機勢格中人,便不打算將他的玄機佈局相告。他僅對姜維說道:“伯約可依我安排行事……我若有不測,此處有二個錦囊,你日後可依次啟封,依計行事。另外,我已將畢生所學,其精旨訣要輯修成書,先贈送於你,你可仔細研學,助我一臂之力,收拾蜀國日後的殘局。”
孔明說罷,將書函、錦囊交給姜維。姜維心中又感激又悲痛,他慌忙跪下,雙手接過,小心收藏。他拜辭而出,依孔明的吩咐,安排一切去了。
姜維調集軍中的四十九人,充作甲士,各執青旗,穿青衣,在孔明的帳外環繞守護。
孔明在帳中,擺設香菸祭品,地上分佈七盞大燈,外面環繞四十九盞小燈,以應內外四十九之數。正中央則擺本命燈一盞,按天機隱俠龐德公的大法佈局,只要七日之內,正中央的本命燈不滅,孔明便可逾越此番生死玄關,而一躍而達至仙靈境界。但卻有一個先決條件,便是孔明須從此歸隱,跳出紅塵,不可再以其本命——孔明的身份現世。
對師父的祈星大法,孔明本有所猶豫,因為他深知只要他一旦撤手不理,歸隱山林,蜀國的時日也便不會長久了……但在他佈下了天羅地網——烈火風雷陣,試圖以人謀逆天命,克滅司馬懿,卻被司馬懿逃脫,他自己反遭天譴,如被電擊之後,孔明便猛然醒悟,他雖然可以令三分天機的大勢延長,但若欲逆一統天機的演行,便同時亦必將日後的再分天機——復興漢室延緩,甚至會橫生逆變,這便有違他的心願了。因此,為順應天機大勢的演行,孔明終於斷然作出了決定,依師父傳授的祈星大法而行!這便是孔明事先作了周密部署安排的原因。
自當晚起,孔明便每夜在帳中步罡踏斗,施展祈星大法。
一連祈星拜斗六晚,姜維亦嚴謹地在帳外親自護衛六晚,任何人等均被拒諸帳外。
孔明但見正中的本命燈,已日漸明亮,火焰灼灼,大有復熾之勢。孔明心中不由一陣欣喜,暗道:若能順利逾越玄關,延我之壽數,則我或可不必歸隱,再為蜀漢效力也……他心中轉念之際,忽然又一陣劇痛,手中七星劍向下一沉,幾乎擊滅他的本命燈……他不由長嘆一聲,不得不承認,天命難違、有得便必有失了!他也不敢再猶豫,立刻將帳中的本命燈移入後營,以七星大法佈陣護衛。然後又以另外一盞天命燈留在帳中,代替了他的本命燈。
另一面,在渭水南岸的司馬懿,見蜀軍連日來的均毫無動靜,心中不由奇怪。這晚他步出營外,仰觀墾鬥,不由一陣欣喜。他立即返帳,召大將夏侯霸道:“我見天象有異,蜀川將星移位,孔明必已患病也!你速率一軍前去打探虛實,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