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章 知難而進與激流勇退(第1/2 頁)
顧凱銘在區政府那邊的動靜,沒有引起彭遠征的動靜。顧凱銘在沉默了兩週之後,開始逐步推行自己的施政思路。畢竟,他是區長,政府首腦,也是有自己的思路模式和工作方法的。
對顧凱銘,彭遠征在心底有一根心底無形的底線。只要不觸及這條底線,彭遠征不會行動。只要大政方針一致,兩人就會維持“團結共事”的大好局面,這是毫無疑問的。
一晃幾個月的時間。顧凱銘漸漸放開了手腳,開始自主推進“政府主導”的招商引資活動,也接連透過關係引進了幾個專案,基本上撇開了區委單獨行動。
彭遠征對此坦然相對。顧凱銘需要自己的政績光環,不願意被彭遠征的個人光環所遮蔽,這種心態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在年底的工作總結會上,彭遠征對區政府的工作大加肯定,出乎了區裡很多幹部的意料之外。而顧凱銘對此也有幾分汗顏,在發覺彭遠征的度量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寬闊之後,顧凱銘也就撇開了最後一層顧忌。
他漸漸發現,兩人的施政方向其實並不相悖。只不過,彭遠征看得更長遠,而他受時代和視野侷限,決策思路相對狹隘一些。
在某種意義上說,顧凱銘也是一個實幹家。
95年的最後一個月的日曆很快就翻過去,在96年春節之前,統計局的各項經濟資料就出來了。無論是國民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收入,亦或是城鄉收入增幅,95年的數字都比上一年同比增長120%以上。這樣的增長速度,不要說在江北省,就算是放眼全國,都是極其引人矚目的鬥戰神帝最新章節。
而因為幾個商貿物流專案的投入運營,吸引來大量的流動人口。截止當年年末,城區常住人口由過去的十幾萬,一下子猛增到了三十六七萬。
建安區旋即成為全省從高層到普通百姓都聚焦的明星縣區。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貧困縣。到全省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綜合大區,堪稱改革開放大潮中湧現出來的典型範例。
春節剛過,《先鋒》攝製組就殺青,結束了數月的拍攝回到京城,進入後期製造。彭遠征在京城過春節的時候。聽到訊息說。這部主旋律電影將於4月份進行首映,中宣和有關部門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首映儀式。
春節假期一過,馮倩茹帶著兩個孩子去了美國,打理美國那邊的生意。當然。陪她出去的還有孟霖。沒有家裡長輩相隨,老太太是不允許馮倩茹帶孩子出去的。而即便是如此,還要求每隔兩個月,馮倩茹都要帶孩子回來一趟。
返回新安之前,馮老把彭遠征招進了大紅門之內。
這兩年。爺爺很少在大紅門之內召見他,一般祖孫相見都是在大紅門外的馮家別墅。這一次,老爺子專門讓秘書打回電話來,安排彭遠征進去相見,顯得有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上午十時許,陽光明媚,春寒料峭。
彭遠征乘坐中-央-警-衛-局的一輛黑色轎車,駛進了大紅門之內,直奔馮老所居。進了門。老太太不在家,與幾個相熟的老姐妹去京郊爬山散心去了,只有馮老一個人。當然,還有一些工作人員。
彭遠征靜靜地站在老爺子的書房門口,凝目望去。
寬大的紅木書桌之後。馮老一身便裝,正手提毛筆,屏息沉心端腕,全神貫注地寫著大字。
寫完。馮老長出了一口氣,放下筆。抬頭望著彭遠征微微一笑,招招手:“來,遠征,進來。”
彭遠征笑著走了進去,望去,只見八個龍飛鳳舞酣暢淋漓的大字躍然眼前:知難而進,激流勇退。
馮老拿起案邊的小毛巾擦了擦手,淡淡道,“遠征,前面四個字是給你的,後面四個字是我寫來自勉的。”
“人生在世,當知難而進、越挫越勇,年輕人更當如是。不過,到了一定的層次和時候,我們又應該學會激流勇退。”馮老的聲音不疾不徐,恬淡安然。
彭遠征心頭猛然一跳,抬頭來望著自己的爺爺,目光驚訝而震撼,但旋即,他的眸光就又恢復了平靜。
馮老讚許地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道:“你猜得不錯,爺爺要引退了。不要想太多,年齡到了,不能長期久居高位,總是要把江山交給年輕一輩。明年的大會上,不僅是我,還有幾個老領導都要退下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是歷史規律。”
馮老轉頭望著彭遠征,“知道我今天為什麼叫你來嗎?”
彭遠征長出了一口氣,默然點頭。
“接下來的路,需要你自己走了。將來能走多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