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裡去,我怎麼就聽不到這些?”
進宮陪侍後宮主子以及太后、太妃們的福晉、夫人們,顯然就是這些閒言碎語傳播大軍的主流,所見所聞再加上自己的捕風捉影、添油加醋,宮裡的隱秘便活靈活現活躍在宮外茶餘飯後的笑談中。
“姐姐,每次家裡來了客人與額娘閒聊時,總少不了我在一旁豎著耳朵聽個沒完,姐姐總是窩在自個兒的屋裡,連皇上廢后這樣的大事都不知道,讀你那些書有什麼用?”
“你若是跟在伯母身邊,保準你聽得瞠目結舌。伯母的孃家本就是皇親,少不得與各家王府福晉都有往來,比起我自個兒的額娘,伯母知道的要多得多。”
真是位無所顧忌的八婆妹妹,大娘終究不是親身額娘,我很難與她過多親近,更不會為了挖掘八卦跑去接近她。
婉晴扯了扯我的衣袖,“姐姐怎麼呆了,雖說是件大事,可也不關聯我們,姐姐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撇開睿王不說,皇后怕也不是寬容之人。”得出這個結論,完全來自於瑜寧格格口中的描述。
“我聽說皇后驕橫跋扈,吃穿用度奢侈浪費,而且還嫉妒成性,哪有一國之母的樣子?”
我笑著捏捏婉晴的俏臉蛋,“就你有這麼多聽說,姐姐這耳朵都塞得滿滿的裝不下了,就好比你親眼所見一般。”
接著婉晴便有板有眼給我講述了一件她聽來的皇家密事。
皇上與皇后素來因脾性不和,時常爭吵,所以皇上已經很長時間都不願見皇后。年初皇上寵幸了一名有幾分姿色的宮女,皇后知道後瞋目大怒,派人把那名宮女帶到坤寧宮。
惡言辱罵宮女不知檢點、妖媚勾引皇上不說,就連皇上寵幸宮女就是輕賤自己身份的蔑尊逆言也是當眾張口就來。
隨即那位宮女被狠狠賞了一頓鞭子,全身傷痕累累,就連面容也沒有逃過鞭子,面目全毀,當夜就懸樑自盡。
皇上聞訊後,氣勢洶洶與皇后大吵了一架。怒氣沖天的皇上還領走坤寧宮的一位粗使宮女,當夜就幸了那位宮女,第二天就封入後宮,並放出話來,如果那位宮女有一絲閃失,就把皇后攆出坤寧宮。
孝莊皇太后已經無數次被皇上、皇后的大戰驚動,不過終究是護著自己的侄女,皇后再嫉妒、再驕橫,她也只是訓斥而已,甭管什麼事情,也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上就更不用說,十足的火爆性子,皇太后的勸慰從來就不起作用。
這兩位,一條火龍、一隻火鳳,都是高高在上的烈性主子,彼此互不相讓,可不就是無休無止的爭鬥嗎?
“即便皇上執拗,不顧一切廢除皇后,可太后會答應嗎?”我始終覺得皇上的做法行不通。
提到太后,婉晴的雙眼瞬間亮堂,“可不是,大家都說皇太后這關可不好過。先皇在世時,後宮就是蒙古女人的天下。如今皇上的後宮中,封號正妃的也都是蒙古后妃,皇上雖一意孤行,可估計難以如願。”
婉晴搖搖頭,“別說是後宮,就是前朝,那也是要看皇太后的臉色。大家都說即便是皇上廢了太后的親侄女,也改變不了什麼,皇太后孃家尊貴的格格多的是。”
我一下愣住,聽著婉晴一句句“大家都說”引出的解析,我開始同情皇上了。
順治皇帝在清朝的歷史上就像是曇花一現,這是怎樣的一位皇帝呢?
漫不經心,我輕聲感嘆:“貴為九五之尊也是這般無可奈何!”
我陷入自己的思索中完全不覺婉晴異樣的眼神,她伸手在我眼前晃了幾下,我才抬眼看著她,“說著皇上,姐姐怎麼就神遊四海了,眼裡透出的竟還是憐惜。”
收斂住自己的臆想,“怎麼會是憐惜呢?應該是敬畏皇上才是,你看錯了。”
推著她往前走,“行了,我們不要說這些,都是些皇家的家務事,與我們何干,說點熱鬧好玩的。”
婉晴站住,歪著個腦袋想了想,忽地,一擊掌,“還真有,過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十四格格就要下嫁平西王家的世子吳應熊,聽說皇上十分寵愛格格,到時候場面一定熱鬧非凡,歎為觀止。”
“看你一臉羨慕的樣子,你可真是喜歡湊熱鬧。”恨不得再揪一把她那蘋果似的小粉臉,可愛極了。
格格終於還是要下嫁了,不知道她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她真的會邀請我去她府上玩嗎?
外人看的是熱鬧,又怎會了解當事人的辛酸呢?與格格雖只是一面之緣,雖一會兒戰戰兢兢,一會兒喜笑顏開,可也不由得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