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賬款裡有客戶名稱、固定資產裡有裝置名稱。
(一)資產
任何企業只有具備一定的資產,才能進行各種經營活動。我們看看會計準則中的定義:《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第二十條:“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由此可見,資產的本質是一種經濟資源。資產的定義有三個定語,也就構成了資產的三個特徵。
一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也就是說,只有過去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才能產生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例如,某企業計劃購買的某機器裝置,雖然已與賣方達成了協議價格,並交付了訂金,但該機器裝置仍不屬於該企業的資產。
二是,被企業擁有或者控制。企業直接擁有(擁有所有權)當然屬於企業的資產。即使不擁有,也要控制。例如融資租賃不擁有但能夠控制,確認為資產;經營租賃資產不能控制,因此不視為企業的資產。
三是,預期能帶來經濟利益。也就是說,資產在未來直接或間接地產生淨現金流入量。“待處理財產”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不能確認為資產。
資產按照流動性快慢的不同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主要有: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原材料、庫存商品、待攤費用等;非流動資產主要有: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您可以拿一張資產負債表來看看,左邊的都是資產,也按上述的標準進行了分類。
〖相關連結〗 經濟學中的資產與會計學中的資產
會計學中資產定義的核心思想來源於微觀經濟學(葛家澍,2006),主要是指經濟資產,並且要滿足資產確認的條件(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才能稱為資產。經濟學中資產的範圍要比會計學中資產的範圍大得多,資產是“以前所提供服務的聚集和將要獲取的服務的儲存”(斯普瑞格,1907)。以無形資產為例來說,經濟學中確認的無形資產有29項之多,而會計學確認的卻只有15項,但真正列入會計報表的卻只有6項(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目前會計界對資產的定義開始與經濟學相結合、相接近。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節 會計假設與會計要素(4)
〖提示〗 資產與資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資產(asset)是企業用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為投資者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側,歸企業所有。資本(capital)是企業為購置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資產的資金來源,是投資者對企業的投入,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右側,它為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分別歸債權人和公司所有者(股東)所有,企業對其資本不擁有所有權。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的一部分,投入的生產資料包括:勞務、土地、資本。從會計學角度來說,資本是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經濟資源。資產代表了擁有的經濟資源的總量,是資本的存在形式。
角度不同,資本的內涵不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資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資本與會計學中的資產在金額上相等,狹義資本的僅指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源,即“所有者權益”。
(二)負債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是這樣定義的:“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個特徵:
一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換句話說,只有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才形成負債。企業將在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等交易或事項,不會形成負債。
二是,清償負債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清償負債有很多種方法,例如,用現金或實物資產償還、以提供勞務形式償還、將負債轉為資本等,這都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三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現時義務是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可以是法定義務,也可以是推定義務。例如,企業一般對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內的售後保修服務,預期將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務就屬於推定義務,應當將其確認為一項負債。
負債按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