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秘笈的隱藏內容(第2/3 頁)
有人趕到興奮,與他們對戰的五名御林軍士兵中,玄光境初識期一人,剩餘四個全都是啟靈境乾坤大成期,平均等級雖說比不上之前的侍讀隊,可是這五個人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對戰經驗極其豐富,雖然是臨時組隊卻很有默契,配合的很出色。
一般情況下,在第一場戰鬥中活下來計程車兵便可稱為老兵,經歷過三戰不死計程車兵可稱精銳,到這種程度計程車兵,就算是打再多的仗都會有八成以上的生還率。
所以在衡量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時,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裝備的好與壞,不是訓練的多與寡,而是老兵和新兵的比率是多少。
但就是這麼一支精銳的五人戰隊,在新生隊的面前毫無反抗能力,任憑他們作風頑強,可最後還是敗的一塌糊塗。
孩子們的表現很出色,東方平泰一臉欣慰,說了幾句鼓勵大家的話。
東方伊雪從外面走進來,將一本線裝古籍塞給葉雲揚,說:“抽時間研究一下,就算是學不會真正的招式,最起碼也得學會幾種亮相的姿勢,讓對方捉摸不透。”
他低頭一看,這是一本戟法秘籍,書名曰《震天戟法》,不光裝訂方式顯得很古老,就連紙張都是淡褐色的,看起來年代很久遠的樣子。
隨手翻開書頁,目錄上記載著九種戟法,後面的內容是圖畫配合文字,畫風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文字敘述略顯生澀,是典型的古文言文寫法。
東方伊雪解釋說:“這是《震天戟法》的最初版本,我花了很大力氣在藏書閣裡找到的。”
“最初版本?也就是說還有新版本,對吧?”他反問。
東方伊雪點頭:“沒錯,藏書閣裡有不少於二十種的新版本,裡面加入太多後人的研究成果,雖說學起來會比較方便,但很明顯不適合你的性格,。”
他笑了:“還是教諭姐姐最瞭解我,知道我不喜歡拾人牙慧,所以找來最原始的版本。你放心,我一定會用心學的,光是擺幾個嚇人的姿勢怎麼能行,我要用這套戟法打敗對手。”
美女聳聳肩:“只要不影響到訓練時間,你想怎麼練都行,國君已經在準備前去參賽的各項事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隊伍會在三天後出發。”
他一愣:“這麼快,距離中秋節還有十多天呢。”
她解釋說:“此次大賽的主辦方是城陽國,距離咱們東平國有兩千多里的路程,因為有國君儀仗隨行,所以是走不太快的,光是路上就要五天時間,到了之後還得熟悉場地和適應當地的水土,所以至少要提前十天出發。”
原來是這樣,葉雲揚點頭表示理解。
深夜,他一個人來到練功場,對著人形的黑色金屬練習戟法,按照他對自己的要求,在出發之前至少要練會三式《震天戟法》。
這是最低要求,要是連三式都學不會,別說是拿來打人,擺姿勢都不夠用。
《震天戟法》共有九式,分別是第一式橫掃千軍、第二式星火燎原,第三式梨花若舞,第四式天朝朔月,第五式瑞雪紛揚,第六式神龍出淵,第七式鳳翔九天,第八式怒蟒化蛟和第九式七星探月。
奇怪的是在這九式之後,還有三頁空白的紙張,每一頁的最上方分別註明第十式龍域滄海、第十一式亂舞春秋和第十二式花骨狂沙。
他問過東方伊雪,得到的答案是最初的時候《震天戟法》的確有十二式,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後面的三式徹底失傳,除了這一版之外,其他版本記錄的都是九式,後世之人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原本就是九式。
方天畫戟屬於冷門兵器,就算是在葉雲揚前世的中國歷史上,明確使用此兵器名將的只有薛仁貴一人,還有兩個名人被演義杜撰為使用方天畫戟,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一個是三國名將呂布。
項羽使用的是楚戟,也就是一根矛加上一支戈形成的兵器,類似後世的鉤鐮槍;呂布其實是用矛作為武器的,《三國志》上有清楚的記載,只有在《三國演義》上出現方天畫戟。
趁著白天休息的時間,葉雲揚仔細研究了第一式橫掃千軍和第二式星火燎原,所謂武技其實就是招式,武者需要將識海玄力透過經脈送至身體各處,提升力量和敏捷兩個要素,同時將透出雙掌的玄力灌入兵器之中,達到攻擊凌厲和防守穩重的目的。
相同的招式普通人也可以耍出來,有些人甚至練到足以亂真的地步,但因為沒有玄力這個重要因素,只能被稱之為銀樣鑞槍頭。
第一式橫掃千軍,要領在於橫掃二字,使用長戟前方的月牙形刃作為主要攻擊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