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全文閱讀
!!!!》序
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
絕來音。
香閣掩,眉敘;
月將沉,爭忍不相尋?
怨孤衾。
換我心為你心,
始知相憶深。
這首《訴衷情》為五代顧復所寫,當初最吸引我的,即為最後那兩句。
每對倩侶都曾問,“你愛我嗎?”“我在你心中,究竟什麼地位?”或許,你就是其中的一分子,獲得答案了嗎?真實的程度又有多真?
有人喜歡用玫瑰花代傳情意。我也喜歡玫瑰花的美與香味,卻討厭它的多刺。彷佛戀情就是需要經過一番磨練,才能有完美的結果。
若真要選擇,我寧可選一束姬百合,它樸實耐看的外表,總能吸引我的目光,而它的花語,即真愛幸福,這才是我希望能擁有的。
《姬百之戀》這本書中若涵與學斌、怡伶與兆邦,四個人各有不同的個性,連巧兒與周邦也是。唯獨相同的是,他們對愛的執著。
願可愛的讀者們,都能擁有真愛與幸福。
楔子
傳說在明朝時,朱元璋身旁的第一軍師——劉伯溫,在明朝創立時,趁著平定天下之便,因緣際會曾獲得三件寶物,並轉贈有緣人。
這三件寶物,其一是一隻翠玉玉佩,綠得晶瑩,綠得彷佛擁有春天般,是塊溫玉。
其二是紫色佛珠,傳聞戴著紫色佛珠者,具有慈悲廣大靈感的法力,可以起死回生。不過只能有三次使用機會。
其三是何種寶物,至今還不知道。不過在傳聞中,這三種寶物各具有不同的法力。
若能三種寶物齊聚,不但能起死回生,更能長生不老,是最佳修行的法器。
誰是這三位有緣人,沒人知道。
有人說,全部被納入國家寶庫;也有人說,全被皇親國戚所佔有。
是否真有這種寶物引傳說歸傳說,至今還沒人見過,更別說能印證是否真具有法力。
第一章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好看的txt電子書
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杜枚·贈別
高雄。
這裡原是一處高山圍繞、有著綠樹與清溪、風景秀麗未經人工開發的純樸鄉下地方。
老人家傳說,在這裹有一處“龍|穴”,若能將祖先葬於此|穴,則可福廕後代子孫。
只不過傳說歸傳說,歷經幾代後,再也沒人相信。原因是,若真有“龍|穴”,哪輪得到他們尋常老百姓?早被富貴人家覓得,福廕子孫了。
雖說如此,純樸的農家子弟,秉承先人遺訓,他們是靠老天爺與大地生存的;既然老天難測,那就善待每一寸土地,有土地就有希望。
平常寂靜的農村生活,今天似乎有些不一樣,這裡聚集了許多人,擺著香案與牲禮,帶頭的人膜拜完後,看著手腕上手錶所指的時間,正是請人推算的良辰吉時到了。
他要手下的人,將鞭炮準備好,並喚著:“工頭!挖土機準備好了沒?別誤了時間!”
“沒問題!”那位嘴嚼檳榔,面板黝黑粗壯的中年男子,大概就是工頭,見他拍著胸脯保證著。
“鄔仔!時辰到了,怪手準備好!”工頭對著站在離他約兩公尺的另一名工人喊著。
鄔仔看著前方的高山,記得自己剛要到這裡時,還經過一條未被汙染的清澈河流。
再看看這高度都快及到人腰部的叢生野草,怪手前方約五、六公尺的地方,正有三棵有百年的老樹。這一切的一切,不和昨晚那名少年所說的一樣嗎?鄔仔面有難色的不知該怎麼辦?
“鄔仔!快一點啊!還發什麼愣?”工頭看著從臺北來的上司臉色不悅,只好催促著好友。
鄔仔再三斟酌,當下臉色堅定的跟工頭說:“工頭,我看我們一星期後再破土好不好?今天不行,不好啦!”鄔仔誠懇的說著。
“鄔仔,你在說什麼?今天的日子,是老闆請人家算好,最好的破土吉時。”工頭不悅的說著。
“頭仔!我昨天晚上夢到……”
“時辰都快要過去了,還在蘑菇什麼?”
鄔仔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臺北來監工的上司所阻嚇打斷。
工頭一聽上司在責難,也不想再聽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