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先在陣上許了姻緣,後在富春山狄千歲面允。公子既困於陣中,那有不憐惜之理?是以不惜辛苦,與蘆臺關王蘭英一同衝破惡陣,放出眾將軍。忙中有錯,如今將緣故說明,誰知你五人疑心,忙中將奴拿住,奴家用法逃脫,不然遭你毒手。昨夜回關,今朝奉父命前來投降,豈知狄千歲見陣雖破,不見五將回營,心中疑我不是真心歸降,限三日找尋公子等回營,然後方準投降完婚,故奴到此地找尋。你們五人被困,緣何只剩二人,公子往哪裡去的?”
嶽綱二人聽了,回嗔作喜,請小姐落下了雲頭。嶽綱口稱:“小姐,我五人自從出了陣,有勞搭救,意欲歸營,不想迷失路途,錯進此山。早間,張忠、李義與狄公子往問道路,遇了山寇擒去,我二人捨命去奪,無奈兵器、馬匹不合,是以不能取勝。如今趕回營中,欲破此山救取公子。”小姐說:“你們戰敗於何處?”嶽綱說:“倒也不遠,直向西去,一轉,山左樹林內就是,”小姐說:“如此說來,此地乃竹枝山也。二位將軍何不與奴同到此處,救出三人一同回營,豈不為美?”焦廷貴說:“使不得的。我們餓了一日一夜,回營食個飽頓,睡覺養神。”嶽綱說:“休講閒言,我想,公子與:二將被擒,未知生死,事關不小,倘你救不得,豈不誤了我事?”小姐說:“既然二位要回去,奴不敢相強。二位見了千歲時,須替奴稟上,說我捨命前去找尋,救回三將,隨後就到了。”說完,將身一晃,連人帶馬隨風而去。
二人同聲稱她法力高強,今得她投降,實乃聖上之福,南蠻當滅。讚歎之間,無奈人困馬乏,只得緩緩而走,又走了半個時辰方回到營前。進內,有小軍早已通報,楊文廣大喜。二人已至中軍大帳,又不見了二位元帥。有楊文廣說:“二位將軍因何今日方到,昨天在於何處,又不見張忠、李義、公子三人,是何緣故?”嶽綱因將三人失路在竹枝山,他二人特回取救說明。楊元帥說:“失去狄公子與二將非同小可,快些到蒙雲關取救方好。”嶽綱聞言,呼聲:“楊元帥,休要戲言。我營中雄兵猛將不少,因何反到蒙雲關敵人取救?”楊文廣聽了,將得關緣由說知。嶽綱二人說:“原來如此、但此事緩不得,肚中飢餓難當。”二人往後營中用過膳,嶽綱辭別眾人,飛馬向蒙雲關而來。
又說狄元帥見王蘭英去後,一心牽掛狄龍與四將,見交午後尚不見回來,放心不下,納悶沉沉。王懷女勸慰說:“段小姐已去找尋,定有訊息,元帥何須過慮。”正言間,忽探子報說:“嶽先鋒現於關外求見。”元帥忙令進來,嶽將軍來到帥堂,參見已畢。元帥一問前事,嶽綱將脫離敵陣並失去三人一一說明。元帥說:“你二人回來,因何不見焦廷貴到來?”嶽綱說:“他已在楊元帥營中,小將一人來報知。但段紅玉一人去救公子三人,猶恐未必可勝,如元帥發兵去幫助,方保無虞。”此時,元帥聽了,說:“既然如此,你且退去歇息,本帥自有商量。”嶽綱謝了元帥,往後堂安歇。
當下,狄爺對王元帥說:“本帥自提兵將有二載,方得一關,如此遲延歲月,不知何日奏凱班師?他三人被擒,不知生死;段紅玉女子一人,果然厲害,勝敗未知。”王元帥呼聲:“元帥,天命有歸,但殺運已起,憂不來的。段紅玉法力高強,何慮不能救回三將?慢些等待自有迴音。”言談不表。
卻說段小姐別了焦、嶽二人,駕雲即刻落下山坡一看,前面好派樹木蔭林,十分幽靜。小姐一步步縱馬上山來到,走入林中,不提防,撲通一聲響亮,連人帶馬落在陷坑中,嚇驚不小,急忙將身一晃,騰空而起,往下一看,只見山林內走出三四百軍兵,手執撓鉤趕到坑邊,不見一人,望上一看,見一女將身騎紅馬,手執雙刀,唬嚇得小軍四散奔逃。段小姐說道:“怪不得三人被捉。但不知守山將何人?不免拿個小軍問個明白,方好討戰。”將身飛下,將一軍人橫拖於馬上。這小軍嚇得魂不附體,大呼饒命。小姐喝聲:“你快說明白,此山何名?守山將何人?一一說知,饒你一命,倘有半字虛詞,只揮為兩段。”小軍慌忙說:“此地就是竹枝山,守山副元帥大金環,山寨中結下五個大營,每營五萬兵,戰將十餘。原因為大宋南征,是以主帥設此陷入坑,等待來師過山,一鼓而擒。今早來五將,被我元帥拿了三人,走了兩個。如今不知仙姑下降於此,小人一時冒犯,望乞恩寬。”小姐想來,三人雖被捉去,但不知吾的狄龍性命如何,倘若傷了我小將軍,雖斬金環,不足消奴之恨,不免再問明白,免得掛懷,又喝道:“你今主帥拿了三員宋將,今在哪裡?快快說來。”小軍說:“今早拿了三將,如今現因在山中,明日起解往邕州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