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殷安這麼直接的就把劉備給拒絕了,但是最後卻把皮球踢給了劉子惠,劉子惠本來就一心向漢,此次劉備出言招攬,他的心其實已有鬆動。
只是一次失敗的主公,讓劉子惠再不敢輕易擇主,雖然劉子惠表面上對自己的遭遇淡然一笑,但實際上他的內心已經有了裂痕。
劉備已經出言招攬,但是劉子惠仍在猶豫,這對於劉備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預兆,這種想動而不敢動的衝動,十有八九最後都是以不動而告終。
劉備滿懷希望的眼神開始沒落,穿越至此還是第一次如此受挫,低三下四的出言招撫,這種感覺真的不爽,那種振臂一呼,便趨之若鶩的派頭,怎麼沒有落到自己的頭上。
“劉大人!”
劉備身後的高楓突然言語,打破了這瞬間的尷尬。
這聲劉大人自是叫劉子惠的,如果是叫劉備的話,高楓應該呼喊主公才是。
劉子惠回應道:“怎麼了?”
高楓站出身來,拜道:“劉大人,末將乃是高楓,陷陣營高順之子。父親忠義一生,俠肝義膽,這一輩子唯一的錯誤便是沒有遇到明主。
楓自幼便跟隨著父親南征北戰,雖然年幼,但也算閱歷豐富,依楓之愚見,當今天下算的上明主者,僅有兩人!”
眾人一驚,而劉備已然猜出了高楓之言,心中暗自言道:“這笨小子,怎麼不說僅有一人,把曹操搬出來,那還有我的份兒?”
“哦?”
這一言引起了劉子惠的疑問,道:“還請將軍直言。”
高楓道:“其一乃是曹操!此人唯才是舉,不論出身,且腹有良謀,胸懷大志;其二乃是我主皇叔。此時我主雖說屢戰屢敗,但是能屢敗屢戰,匡扶漢室在我主而言,並非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地踐行。
曹操雖然是明主,但其以救漢之名而行竊漢之實,挾天子以令諸侯,實是奸詐之徒而,我主皇叔,漢室正統,更得天子血詔,討伐不臣,匡扶漢室,實是救漢。
子惠兄乃是漢之忠臣,國之棟樑,若是能投靠我主皇叔,必然能展畢生才學,也不枉費這胸中點墨。”
劉子惠愁眉一鬆,嘆息一聲,道:“不知皇叔可否答在下一問?”
有戲!
劉備暗自一樂,忙作揖道:“請子惠兄直言。”
“不知皇叔對此次南下截擊袁術,有何見解?”
這一言既出,劉備立時知曉劉子惠乃是測試自己到底有多大野心,而一旦問出這樣的話,說明劉子惠已經有歸順之意。
“此次截殺袁術,乃是曹操一計。”
劉備淡淡地回了一句,輕撇一眼劉子惠,劉子惠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讚許之色。
“既然皇叔明知此乃曹賊奸計,緣何還要南下截擊袁術?”
“備懷揣天子血詔,時刻不敢忘匡扶漢室之重任。
若苟且偷生於許昌,曹賊自是不敢刀兵相加,但匡扶漢室之志豈不更遠?
今袁術挾玉璽經下邳轉投河北袁紹,乃是天賜出逃良機,即使險阻重重,殺機四伏,只要有一絲機會,雄踞一片土地,在下又有何懼?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匡扶漢室而死,則重於泰山;苟且偷生以終老,則輕於鴻毛。備雖不才,願重於泰山而不願輕於鴻毛。”
劉備慷慨激昂的一陣言詞說的劉子惠大為暢快,眼神中的猶豫不決絲毫不在,懷才不遇是士子的遺憾,遇明主而不敢投,更是士子的一大遺憾。
一旁殷安感慨一聲,道:“皇叔胸懷大志,真是令人敬佩,然堅守徐州之地絕非易事,皇叔此去定要小心才是。”
劉備拜道:“在下亦知其中之奸險,截擊袁術,曹操派出朱路二將用意有二。
其一,利用職權侍機除掉在下,栽贓嫁禍於袁術;其二,若是僥倖逃過一劫,則曹賊親自率大軍剿滅在下。”
劉子惠會心一笑,道:“只是主公甚是英明,朱靈、路昭二將不敵也,看來還得曹賊親自出馬。”
言罷,劉子惠忙起身離席,轉至劉備面前,跪拜道:“在下劉子惠,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劉備欣喜若狂,忙起身扶起劉子惠,道:“能得子惠兄相助,備榮幸之至。”
殷安拍手讚道:“恭喜子惠兄遇得明主,在下有一份大禮送與皇叔,算是子惠兄給皇叔的見面禮。”
收了個劉子惠,沒想到還有贈品!
“哦?”
劉備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