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天皇皇位成了個皮球。輕皇子奮起一腳,把皮球踢給了古人大兄皇子。
古人大兄皇子膝蓋停球后,右腳勁射,把皮球又踢了回來。
古人大兄皇子也不想當天皇。他嚇壞了,他原本是蘇我入鹿確定的重點考察物件,是站錯了隊的人。現在,蘇我蝦夷和蘇我入鹿都死了,他如果當天皇,不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麼。太危險了。古人大兄皇子堅決不當天皇,甚至以削髮出家的方式顯示自己堅決不當天皇的決心。
輕皇子無奈,只得即位,是為孝德天皇。
但實際上的掌控者還是以中大兄皇子為首的社團,孝德天皇不過是日本國的形象代言人而已。
孝德天皇即位後,中大兄皇子被立為皇太子,輔助政事;阿倍內麻呂、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分別為左右大臣;中臣妗�鬮�詿蟪肌�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佈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645年,即為大化元年。同年12月,大和王朝遷都難波(即現在的大阪)。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核心內容就是仿效中國唐朝的各項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經濟上,廢除世襲貴族佔有土地和部民的部民制,將土地和部民全部收歸國有,讓部民成為公民,私地成為公地。在此基礎上,實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製。全國的田地、山澤名義上全都歸於天皇,稱為“公田”,百姓也都名義上歸於國有,稱為“公民”,朝廷每隔六年授給公民口分田(班田),公民有按時繳納地租和服勞役的義務,受田人死後,口分田要重新歸還給國家。租庸調製是取自唐朝的稅收制度,租就是班田公民要承擔的實物地租;庸就是勞役,以出力為主,也可用財物替代;調是指徵收的地方特產,主要是絹、布和各地的土特產。
政治上,廢除世襲氏姓貴族制度,確立中央集權官僚制度,把各級地方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仿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縣制,設立“八省百官”, 在地方上則設國、郡、裡三級行政區劃,分別由朝廷委派國司、郡司和里長管轄。同時,改進原有的冠位制,進一步完善封建官僚體系,設立七色十三階冠位,隨後又改為十九階冠位。
大化改新,標誌著日本封建制國家的建立。從此,日本社會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封建社會。
第十二章 大化的改新(二)
在大化改新的過程中,各種政治勢力為了不同的政治訴求,粉墨登場,明爭暗鬥,其間的歷史可謂精彩紛呈。
最沉不住氣的是已經出家的古人大兄皇子。他是屬於在*中站錯隊、抱錯領導幹部大腿的同志。雖然已經出家,依舊塵緣未盡,凡心難安,以實際行動對改新工作提出了不同意見。大化改元三個月後,他秘密聯絡蘇我一黨的殘餘勢力和部分貴族,妄圖發動叛亂,陰謀奪權。不過,由於嚴重缺乏地下工作的經驗,保密工作出現重大疏漏,叛亂計劃被洩露。他本人則免費獲得一張西天極樂世界單程旅行套票。此套票一經簽出,絕不改簽。
古人大兄的叛亂實際上很是無奈。他被視作蘇我一黨,是屬於不能放心的一類物件,時刻要擔心被反攻倒算。寺院清淨之地,也無法阻擋明晃晃的大刀。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奮起一搏,於是鋌而走險,策劃叛亂。只是缺乏叛亂相關的各項業務技能,很輕易地被擺平。
另外一個因為提出不同意見被殺的人是政變的功臣、卓越的臥底、中大兄皇子的老丈人…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他雖然在推翻蘇我蝦夷和蘇我入鹿行動中在臥底工作方面表現突出,但卻對大化改新持反對意見。這位老同志反對的方式比較特別,他不用嘴說,他用的是頭。他在實行新的冠位制,帽子款式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堅決排斥流行元素,一如既往地在上朝的時候戴舊帽子。
這讓中大兄皇子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心裡非常的不爽。礙於老丈人的面子和以往工作業績,沒有輕易發作,但心中的芥蒂是留下了。
這個事情讓蘇我家殘餘勢力看到了可乘之機。
為了報復當初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對自己家族的背叛,649年,蘇我馬子的另一個孫子蘇我日向誣告倉山田石川麻呂意圖謀逆。中大兄皇子本來就對老丈人不滿,這下逮著機會了,沒有經過仔細調查(也許根本就不想調查)便下令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自盡。表面上是處置草率了,實際的根子還是在帽子上。
此外,中大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