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高速向量並行處理系統交付給了日本地球模擬器研究中心。這臺巨型計算機每秒鐘能夠運算35萬億次,令人瞠目(世界上執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由IBM和美國能源部開發的“藍色基因/L”,現在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270萬億次浮點)。如今,這臺計算機被用來預報全球的氣候變化,而且還能模擬1000年後的地球環境。這樣的預測是可以做到的,因為有關我們這個星球的微觀且詳細的資料越來越多。低廉的感測裝置急劇增加,使得曾經不透明的自然界過程變得越來越透明,從天氣系統到冰川水流。隨著我們判讀資料和模擬資料的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瞭解地球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企業創造(和利用)透明度
世界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透明,這帶來了很大的潛在價值,無怪乎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政府對此都很關注,並且開始利用這些潛在價值。資訊是企業的生命力;在任何一個行業,蒐集、跟蹤、整理、解讀和運用資訊的能力成為關鍵的成功因素。每年,企業花巨資在資訊科技的開發上面;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05年,全球資訊科技的開發費用將達到萬億美元。在過去幾十年中,如此巨大的投資已經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經營模式和業務方面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趨勢將會持續下去。資訊科技產生和利用的很多資料是與基本情況相關的,如商品目錄、物流、競爭對手和市場情況。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資料是和顧客相關的,包括現有顧客和潛在顧客。
多年來,企業在顧客不知情或者沒有得到顧客允許的情況下,對後者的資訊進行蒐集、使用甚至出售。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關於購買習慣、經濟狀況和生活方式的資訊。如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它們是相當有價值的,而對這些資料的需求也非常大。企業透過運用複雜、強大的“挖掘資訊”技術,獲取和使用的資料越來越多。這些技術被用來對那些未公開的、模式複雜的資料庫進行梳理。此外,企業根據這些資料提供的顧客購買模式來調整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從而收入大大增加。儘管現代資訊挖掘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出現,不過,根據IDC(網際網路資料中心)的研究結果,預計到2006年,全世界對這些技術的需求將達到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343%。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透明性(4)
沃爾瑪是運用透明技術最有效的使用者之一,它很早就開始使用電腦條碼和電子資料交換技術,而且在推動使用RFID標籤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這也已經引起了倡導隱私的團體的強烈不滿。沃爾瑪積累和判讀的資料比其他任何一個零售商都多,而且卓有成效。比如說,在2004年年初的颶風多發期,公司挖掘出了大量資料庫來幫助預測在颶風到來之前颶風區的居民習慣購買的商品種類。根據過去的購買習慣,答案令人意外——誰能猜到頂部撒有草莓的小圓餅在颶風期間銷量竟翻了七番?這個結果使沃爾瑪適當增加了庫存,透過確保儲存顧客需要的商品來增加利潤。
政府蒐集情報與實行監視
政府也在有效利用透明技術。很多政府綜合利用監視和資料挖掘技術來更多地瞭解他們的人民,還有其他國家的人民。這種做法有時被稱為“資料監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安全性,把危險和易受攻擊點減少到最低程度。無怪乎,在2001年9月11日之後,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優先使用了這個技術,此時也恰逢此類監視技術得到爆炸式的發展,一方面,這為共同加強交流蒐集、分析以及傳播資訊的能力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也讓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麼做的必要性。
不過,資料監視存在一個有爭議的特點:本來蒐集某些資訊是為了一個明顯的用途,結果卻被挪作他用,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最近,倫敦對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徵收“擁堵稅”,為了加強執行力度,安裝上了幾百個監視交通狀況的攝像頭,用來識讀汽車牌照,以便和登記在冊的駕駛人員的資料進行核對。然而,人們很快發現攝像頭還有其他用途。被獲取的影象可以傳給軍方和執法部門的資料庫,利用臉部識別技術查出已被確認的恐怖分子和罪犯。在美國,《愛國者法案》的透過頗具爭議,這部法案極大加強了政府蒐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而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此舉清楚地表明,資料監視的方法已被大規模地使用。
生物測定技術
成功冒充另外一個人的做法已經成為過去:
? 截至2005年末,美國發放的所有新護照都將是“智慧檔案”。它們將包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