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進隊了?(第2/2 頁)
詠毫無壓力,“隨便選。”
廖韞玉幾乎把館內的所有青少年組可用的專業賽道都玩到起飛了。
廖韞玉也是點頭,等著教練選指賽道。
那是一條藍色模型的賽道,不遠處的李海新觀察到正是他以前入隊考核時的題,這條線路及其考驗臂長,身高不夠的少年人則會需要很大的彈跳力還有身體控制能力,以防甩蕩身體的過程,一不小心沒控制好,直接飛出滑落。
李海新仍在回憶,當時自己用了幾次機會還有多長時間完攀的呢?
三次?
八分鐘?有點不太記得清楚了……
但這條線路確實是有不小難度的。
廖韞玉走過來,淡定的觀察線路。
計時在他走過來觀察線路的時候已經開始,在真正的抱石攀巖比賽裡會更為嚴格,在比賽正式開始前的一刻,定線員制定的線路統一會被一塊黑布完完全全遮擋,做好保密工作。
而運動員都會坐到賽前的一個等待“小黑屋”裡,不會有人給他們洩露線路,也不能猜測討論。
決賽上,運動員的上場順序是由積分決定,經過前幾次的“廝殺”,基本最有能力的選手都會壓軸,但也不全然順序決定排名,還是要看運動員發揮,出場前後不過是觀眾預測選手能力的一種娛樂。
觀察幾秒線路後,廖韞玉在心裡有了想法。
又在自己手上打了一層薄薄的鎂粉,他輕微活動了一下踝骨、肩膀,骨頭微微蹉響的感覺讓他瞬間回到了過去在賽場上酣暢淋漓、熱血沸騰的瞬間。
也是這樣,帶著緊張,帶著希望,他走上前開始起步。
起步點是三個有著平滑光面的三角形,上面有著兩個小打釘點,三個三角形的位置並不好讓身體形成受力並支撐住。
起步點就是一個難題。
李海新屏息以待,想看看他是怎麼解題。
廖韞玉足尖踩上起步點的打釘,雙手勾住另外一個模型,用了巧勁省力,調整好位置後終於爬上一塊較大的、可以整個腳掌落踩的模型,剩下都是需要一氣呵成的動態運動,一步邁開,起跳飛躍,然後整個身體掛在半空。
若是看比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